古人使用什么文字?晋国古都博物馆文字艺术展为你揭秘
原标题:古人使用什么文字?晋国古都博物馆文字艺术展为你揭秘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古人使用什么样的文字呢?9月25日,由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纵横有象——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展”在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了山西晋国的侯马盟书和河北中山国的中山三器文字,反映了由大篆到小篆的书体演进和笔法变化,是春秋战国时代汉字发展史的鲜活标本,也是古人书写艺术的珍品,带领公众近距离感受穿越时光的文字之美。
展览分为“朱书写春秋”“刀笔铸华章”“古篆展新姿”三部分,通过侯马盟书照片、中山三器文字拓片、当代篆刻、书法作品等展示,让广大观众了解春秋战国文字的滥觞,感受中国古代文字艺术的丰富文化内涵,并从书法艺术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从而发挥汉字的文化纽带和文化传承价值,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的根和脉。
1965年至1966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玉、石盟书1000余件,其中能辨识文字的有650余件。侯马盟书是晋国执政者赵鞅与政治盟友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也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古人用毛笔书写的完整篇章,对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以及古文字等有重要价值。“中山国”则包括战国时期现今石家庄大部分区域,在上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三汲乡发现了“一号墓”,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其中铁足铜鼎、铜方壶、铜圆壶3件青铜器被命名为“中山三器”,它们器身均刻有长篇铭文,共1124字。其中铁足铜鼎是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是目前发现铭文最长的战国时期青铜器。
本次展览旨在鉴古知今,呈现文字艺术之美,深入挖掘和保护晋系文字的丰厚内涵,弘扬盟书诚实有信的“契约精神”,让世人更深入地了解盟书文化,了解侯马盟书蕴藏的深厚内涵及书法艺术魅力,不断提高盟书体书法艺术的文化影响力,让久存的历史文化瑰宝绽放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人使用什么文字?晋国古都博物馆文字艺术展为你揭秘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走进文字的“家”——中国文字博物馆
600余件器物讲述文人雅趣 中国文房艺术展带观众走进古人书房
“龙吟希声——三国戏曲艺术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幕
周晓枫:写下文字,为灵魂注入粮食
一招破解文字密码!《说文解字》怎么做到的?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你要学的多了
多读好书,让美好的文字撒遍心田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图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6件精品带你溯源汉字文化
他为父亲写下这段文字,读来令人动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