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轮为谁圆缺”
原标题:“冰轮为谁圆缺”
□叶剑秀
阅读典籍,拂开岁月的尘雾,遥望那一轮洗尽铅华的明月,触摸历史文脉的纹络,感受中秋文化的悠远厚重。
“中秋”一词最早记载于汉代文献,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唐代时中秋祭月、赏月风俗已在中国北方流行,盛行于长安一带,许多诗人都有咏月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奇妙连接,充满浪漫色彩。
北宋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至明清,中秋节祭月习俗更浓。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神位”,举首望月,“向月供而拜”。《北京岁华记》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曰:“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时,云稀雾薄,月光皎洁。所有的仪式和情节,都围绕人与月的主题有序呈现。
中秋当晚,各家设立香案,将月亮神摆在重要位置,拜祭月亮神,月饼和西瓜是不可或缺的供品。全家人聚于月下,高燃红烛,按照长幼顺序祭拜月亮。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主人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的,皆不可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均匀。祭月活动是祈求家庭和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收吉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理念异曲同工。当下的中秋夜,一家人欢聚一堂,欣赏圆月,常忽略烦琐礼节,重在团圆,也不伤节日雅兴。
月饼是中秋节标志性食品,传统月饼的外皮由糯米粉和酥油制成,内馅则是豆沙、莲蓉、五仁、枣泥等。月饼形状似圆月,寓意团圆和完美。古老的习俗中,将月饼放在月亮下赏月,寓意与月亮同团圆。月饼还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在月饼内藏上秘密字条,如写上许愿、祝福、关爱等心语,把月饼赠送给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殷殷情意。
所谓“追月”,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八月十六晚上,再邀约一众亲朋好友,继续赏月,故为“追月”。
赏桂花、饮桂花酒,也是中秋节俗。人们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糕点、糖果等。中秋夜仰望月中丹桂,闻着身畔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欢庆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美的享受。时下,人们多以红酒代替桂花酒,颇有文雅之趣。
中秋这个传统节日延续至今,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光芒依然灿烂,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期盼家庭团圆,表达对故乡、家人的依恋,是人们永恒的精神需求,这也是中秋节的魅力所在。
自古至今,人们中秋望月,“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心中往往会生出复杂情愫,漂泊异乡的孤独游子,易生出悲欢离合的感慨来,深情的思念和浓稠的别离愁苦涌上心头,才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千古绝唱。
中秋望月,人们心中充满期待和祈祷。赏月,是人们与月神的心灵对话。一轮阅尽沧桑的明月,从古至今照耀华夏大地,携带着人们的共同祈愿,祝福中华民族盛世太平。
中秋佳节,把酒望明月,掬一把月光入怀,我的心绪会忽然感动起来,感恩的情结萦回于胸。感恩天地月神,感恩父母朋友,感恩这伟大的时代。
中秋已至,月光如昔。
策划 魏剑
统筹 方舟 孙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冰轮为谁圆缺”
终于有合照了!谁的夏天圆满了!
龚俊是袁冰妍男朋友吗 龚俊袁冰妍合作新剧简介
20首中秋赏月的古诗词,让中秋过得更风雅
2023年开年反腐大戏《狂飙》贾冰大哥反派演技没谁了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王琪《望江南·江南月》词赏析
古人真有才,赋予世间万物那么多美好的称谓
90花梯队:杨紫和迪丽热巴是周冬雨的左右护法,鞠婧祎缺作品
“房屋缺东西,子女多不归”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缺东西?
曹可凡:冰山下的一角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