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一位乡村放映员的38载“光影人生”

原标题:河北邢台:一位乡村放映员的38载“光影人生”

三台老式的胶片放映机在窗前一字排开,老胡坐在小板凳上,从放映机取出胶片,转动摇柄,开始倒带。他说,听到胶片放映机的声音心里就踏实。

一个人,38年做一件事,并且深深地热爱着,这个人就是老胡。老胡全名胡成民,今年58岁,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后颜懈村村民,曾是一名电影放映员,如今是一名胶片电影和老式放映机收藏者。

“从小就特别喜欢电影放映,能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职业是幸运的。”老胡说,1985年,20岁那年花费1900多元购买了第一套8.75毫米放映机,开始钻研放映机、胶片、幕布。从此,一方幕布,开启了老胡的“光影人生”,也打开了当地乡村的多彩夜生活。

“虽然是黑白电影,但观众们非常喜欢,当时乡亲们看得特别起劲!”老胡说25岁那年,他在公社前架好幕布,连接放映机和发电机,待夜幕降临,开始播放他人生中第一场电影——《地道战》。

从此,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驮着电影发电机、放映机、胶片、幕布……一放就是38年。看电影是享受,但放电影并不轻松。据老胡介绍,每次放映,一部放映机、两部影片、音箱、银幕等,总重量超过100斤。如果碰上停电,还要带上100多斤的发电机,有时一场电影要换3-4次胶卷,若遇到下雨还会被淋得浑身湿透……一段段回忆讲出了老胡放映过程中的苦与乐。

2012年,不再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后,老胡开始收藏胶片电影和老式放映机。“很多老电影的胶片,由于被丢弃或保管不善,想要找到一部完好无缺的,十分困难。”老胡说,他跑遍河北、河南、山东和北京郊区,自费收购电影胶片。

目前,老胡已收藏200多部胶片电影,6套老式放映机。多年来,老胡还一直坚持免费为学校、村庄放映红色电影300余场。“年轻人会上电影院,可老人家舍不得花钱,留守孩子只能在村里看露天电影。只要有一个人需要,我也会坚持下去。”老胡说,每年5月到10月是播放旺季,10天左右就会为乡村放一次公益电影,也让自己沉浸在电影世界里。

38年间,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放映机到数字放映机,老胡行走在电影时代的变迁之路上。然而,唯一不变的,是老胡对老电影的热爱。“打算把这些藏品整理好,在家里建一个收藏室,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这些老电影,让他们了解这些老电影、爱上老电影。”老胡说。

夜晚,宁静的冀南村庄随着一束光影慢慢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相互拉着家常,等待“好戏开场”。人群后方,依旧是他们最熟悉的那个身影。(霍金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河北邢台:一位乡村放映员的38载“光影人生”
我是惠民电影放映员|赵代亮:一副拐杖,一生光影梦
39℃!气温又飙起来了!夏至到了,但还不是河北最热的时候?
(新春走基层)春节闹中取静 河北邢台任泽区“悦”读过佳节
河北启动“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
河北涞源:春日艺术画展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安徽和县:50年的放映人生
河北70岁蒙鼓手艺人:研磨技艺50载 擂响传承锣鼓声
你是要一个38的还是两个19的
警方回应邢台男子背后飞踹拾荒老人

网址: 河北邢台:一位乡村放映员的38载“光影人生”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853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