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原学”
原标题:兴文化: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原学”
兴文化: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原学”
近日,由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中原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兴文化: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原学’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省内外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原学的建构与研究、发展与传播进行研讨交流。
持续聚焦中原学的内涵与外延
中原学“以继承和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现代中国文化为指向,以凝练中原文化精神,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直接目标,以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追求。”聚焦中原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思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原学的发展。围绕中原学的建构与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以《中原学与新时代中国学、世界中国学——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思考与路径》为题作主题报告,就重构史观、重构文明、重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新时代中国学与世界中国学;中原学与新时代黄河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与交流。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郑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王喜成以《树立中原学研究的现代视野》为题,阐述了中原学要从讲好出彩河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与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五个视角进行着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毛小雨教授以《中原学的定义与边界》为题,讨论了中原学的学科边界问题,中原学须同时兼顾宏观与微观,微观不宜过于繁琐和狭窄,宏观不宜过于宽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展龙教授以《大历史观与“中原学”的多维审视》为题,思考了何为中原学以及中原学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即从历史维度理解中原学的厚度,从现在维度理解中原学的高度,从未来维度理解中原学的广度。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志光教授以《宋学为中原学的五大支柱之一》为题,阐述了宋学的内涵、中原学与宋学的关系,论述新宋学在中原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彬森在《考古学视角下中原万年文化史的独特性阐释》的发言中,论述了中原文明发展中的两次转变,提出中原文化的独特性问题。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彭恒礼教授在《中原民俗学的建构与发展》的发言中,讨论了中原民俗学的发展脉络和今后构想,指出中原民俗学可以成为中原学的重要学科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编辑李想以《何以中原——中原学的成立与超越》为题,就中原学的成立背景以及如何在现代实现超越展开探讨。他表示,中原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起点和圆心,具有一种普遍的、超越地域限制的规范化的文化形态。中原学要反映中华民族的气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深度思考中原学的发展与传播
中原学的发展与传播是进一步丰富和建构中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教授、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明钦在《中原学的发展与传播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中原学发展要扎根中原、上下发力、融通中外、立体综合,奋力推进中原学的发展与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李建欣教授在《整合资源,助力中原文化发展》的发言中,提出中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精心谋划,更有效地推动中原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中原人的贡献。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历史方位,“中原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中原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高保中教授在题为《以中原学推进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言中认为中原学是传承和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应以中原学为学术基础和支撑,结合现代时代背景与科技手段,推动中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鹏飞以《“第二个结合”与中原学的建构与传播》为题,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思考和关注中原学这一新学科领域,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黄河交通学院常务副校长胡世雄以《黄河文化与中原学》为题,探讨当下高校如何推进中原学进课堂,如何推进黄河文化与中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工作。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鹏辉副教授以《商文明在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为题,阐述了商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实证和三个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昭炜教授以《从天地之中谈中原文化的凝聚力与创造力》为题,提出中原学应以开放的学术姿态,凝聚优秀学术资源,以地方文化的宣传与践行为抓手大力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志鸿教授以《中岳祭祀与中原文化》为题,回顾了立足河南的道教研究,提出中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等考察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宏斌在题为《“濂洛有源来脉远”—传统书院的复兴与重建之于中原文化的意义》,阐述了传统书院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黄河科技学院、中原学研究院樊洛平教授在题为《中原学研究的一种学术观察》的发言中,以《黄河科技学院学报》为例,讲述中原学研究的未来发展以及方向。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王洪伟教授以《中原陶瓷文化圈和中原陶瓷学研究》为题,探讨了中原陶瓷学兴起的学术基础、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玖姣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角度讲述《中原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阐述怎么样将中原学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连到一起,和中国式现代化连到一起。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陈会亮以《中原学的意义与中原振兴》为题,论述了中原学在现代传播中要积极推出成果,随之推动中原振兴。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赋予的时代重任,也是‘兴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支撑。”李庚香表示。把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学术化、学科化、学派化、学问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得益彰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经典跨越国界 文明交流互鉴
人民热评:文明互学互鉴 民心相连相通
以文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从“我”到“我们”,文化创新推动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9项展览亮相敦煌 展现文明互鉴新图景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以文明互鉴呵护网络美好精神家园
欢聚文化盛会 担当文明使命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