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团荟萃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启幕
原标题:名家名团荟萃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启幕
昨日上午,伴随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唱响,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丰台区委区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正式拉开帷幕。
围绕“山水大戏园博有约”主题,本届戏曲文化周于9月28日至10月4日期间推出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块,由“经典永续·开(闭)幕式”“大咖云集·名团名剧名家”“文化沙龙·国际学术活动”“戏韵园林·地方园地方戏”“武林戏台·戏曲票友大赛”“薪火相传·校园戏曲展演”“潮玩戏曲·跨界破圈演绎”“国风雅韵·戏曲行业交易会”“好戏好味·戏趣梨园市集”“戏炫生活·戏曲惠民进万家”十大主题活动组成。市民和游客朋友可以欣赏到众多名家精品,特别是20个省区市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带来的120余场“拿手戏”。
老中青三代戏曲名家轮番登场
在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举行的“开幕大戏”,分为“粉墨氍毹情”“梨园共婵娟”“盛世谱华章”三个篇章,老中青三代戏曲名家轮番登场,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等在京各大院团带来了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青海平弦戏、陇剧、豫剧、琼剧、秦腔、越剧、蒲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曲目串烧,让戏迷朋友们充分领略全国各代表性地方剧种的风采。
戏曲名家上演“大师课”
本届戏曲文化周上,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将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为观众开启戏曲“大师课”。一批戏曲专业人士则将在学术沙龙论坛等活动中,围绕“传承戏曲文化加强创新转化”“戏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中国戏曲中的美学追求”等主题展开广泛交流,让观众沉浸式领略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戏曲文化周还充分利用首都演艺资源,落实打造“演艺之都”工作要求,联动山东郯城、福建厦门等戏曲资源丰富的城市设置分会场,多点联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共享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本届戏曲文化周不仅将在“戏曲中国”等平台对16场精彩的线下演出进行网络直播,还将展播豫剧《苏武牧羊》、越剧《红楼梦》等14台优秀剧目,让戏曲文化周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地方特色剧种集中呈现
本届戏曲文化周,来自全国各地的剧团依托园博园中各地方展园的园林山水,以吕剧、晋剧、川剧、沪剧、楚剧、陇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以及海城喇叭戏、鲁南五大调、内蒙古二人台、汉调桄桄、落子、西秦戏、打城戏、柳琴戏等稀有剧种等各具特色的形式演绎经典戏曲故事,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对于戏曲票友而言,本届戏曲文化周也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展示舞台。参加本届戏曲周票友大赛的获奖选手代表、学生戏曲社团、网络戏曲达人等将呈现多场精彩节目。据了解,本届戏曲文化周戏曲票友大赛,首次实现“零门槛”开放,参赛选手不限地区、不限国籍、不限剧种、不限行当,均可报名。据统计,本次活动中,少儿选手占选手总数的46%,涉及20个剧种,成为本届票友大赛一大亮点,显示戏曲艺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多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多种“打开方式”
助力戏曲文化“破圈”
戏曲发展离不开观众。只有争取到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实现观众年轻化,才能为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蓄足内生动力。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戏曲,本届戏曲文化周精心设计了多种戏曲“打开方式”,希望能以更加亲民的形式,进一步打破传统戏曲与普通观众之间的壁垒,实现“破圈”。文/本报记者田婉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名家名团荟萃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启幕
山水园林沉浸式,名团名家多剧种——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盛大启幕
双节赏大戏,来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圈粉
名团名家云集献上拿手好戏
梨园群英毕集,“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人气之星”评选正式开启
学唱腔身段、试官衣玉带,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带市民“入戏”
120余场戏曲演出点亮京城秋色 中国戏曲文化周9月28日开幕
@所有戏曲爱好者,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人气之星邀您投票!
名家名团携手 中山音乐堂“2023盛世音乐文化周”将启幕
名家名团名剧荟萃 京津冀戏曲展演季正式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