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里的书信时代

原标题:军营里的书信时代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书信悄无声息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份期待,也遗失了一份惊喜。今天的《军旅文学之窗》栏目,我们为您安排的是散文《军营里的书信时代》,作者在文章中深情回忆了自己几十年前当兵时写信、收信、盼信的幸福与快乐。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讲述,一起回到那个“见信如见人”的年代。

军营里的书信时代

作者:张国领

我的小外甥参军到了部队,我替他高兴。

告别家乡的那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说就要像我一样参军入伍了,心情非常激动,他问我这个老兵对他有什么嘱咐。我说:“我要对你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表示祝贺。我没有什么特别要嘱咐你的话,因为等你到了部队后,首长、班长和老兵们,都会手把手地教你,不用我多说。我只给你提一个要求,那就是到了部队后,要每个月抽出20分钟时间给我写封信,长短都行,说说你在部队的情况。”

“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他的回答坚定有力,我很满意。

可是,外甥到部队后,我并没有像他保证的那样按时收到来信。

两个多月后的一个周日,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陌生的号码,犹豫了一下我还是接了。一听声音,是外甥打来的。他在电话中说,新兵训练紧张,要求很严,只有周日才允许给家里打个电话。由于一个班只有一部电话,大家排队轮着打,不能说时间太长,所以,给我打电话晚了。

“咱们不是说好了,你每个月给我写一封信吗?难道写信也要排队轮着写?”没等他把话说完,我就不客气地呛了他一句。

“都啥年代了,现在谁还写信啊,再说打电话多直接,又快捷。”他在电话中狡辩,好像完全忘记了曾经的表态。

放下电话后,我想,是不是我对他的要求过高了?或是我的思想过时了?

我并非不知道现在部队都有电话,我只是想让他勤动手、常动脑。写信的作用不可小觑,就我的体会来说,写信起码有以下几大好处:一是能锻炼动笔能力;二是写信可以练字;三是还能锻炼写作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第四点是,写信、寄信和收信有一种仪式感,从写信的用情、寄信的郑重、收信的激动到盼信的急切期待,种种心情变化和浓浓亲情交流,都是手机短信或打电话体会不到的。

战士们围在一起写家书(图片源自网络)

记得1979年我刚入伍不久,收到在另一个部队服役的表哥写给我的一封信。在信中,他谈了自己十年军旅生活的体会,并在信中告诫我一定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收到这封信,我如获至宝,不但把它珍藏起来,还郑重地把信的内容抄在笔记本扉页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话都在激励着我,特别是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会打开笔记本看一看,给自己鼓鼓劲儿。

在我看来,一封信,短则几十个字,长则几百、上千字。单纯从读信的角度看,三两分钟就读完了,但它的作用却不是阅读时间可以衡量的。

在我当兵的日子里,我和战友们最期待的时间,就是每天中午通信员分发报纸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通信员会随报纸分发全连战士的来信。

每到那个时刻,战友们都会围成一圈,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通信员的手,想要看清通信员手中拿的信件多不多、厚不厚,有没有自己等待和盼望着的那一封。

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这样围着观看,完全是多此一举,可还是忍不住凑过去。哪怕根本看不清摞着的那一封封信都是从哪里寄来的,但只要心里想着可能会有自己的一封,心情便随之而兴奋。

当然,若是能看清地址,猜到是谁寄的信,特别是自己最想收到的那封信,便会更加激动。有时,为了延长这份等待的快乐和幸福,我回到班里后也刻意不急着去取信,而是等着班长叫自己的名字:“张国领,有你的信。”我把信拿在手里,并不急于拆开,而是先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想象一番写信的那个人。然后再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拆开,抽出信纸,从信中开头称呼的那几个字开始品味。

有的信甚至能放好几天都不拆封,不是不想看,而是太想看。太想看的信,更以这种不急于拆开的慢节奏,来提升阅读时的幸福感。每一封家信,我都会反复阅读,将那份亲情环绕的幸福感延伸和拉长。对于离家千里的战士们来说,信的重要性,有时候真像诗人写的那样:家书抵万金。

其实,我近些年也很长时间没有提笔写信了。我知道,现在毕竟有各种各样的通讯工具、聊天软件,再要求外甥动笔写信也并不容易。可是,在我们的记忆里,写信是多么美好的过程呀。

还记得当年我住在班排集体宿舍时,一旦想家了,就会搬个小马扎坐在床前,在床板上铺开信笺给家里写信。第一行顶格写下“敬爱的父亲母亲,见信如晤”之后,我不会急于下笔,而是思量再三,斟酌语言。手中的笔一旦落下,就意味着难舍的亲情、无限的相思、战士的责任、国家的重托和立志军营的决心,都将凝固成不能更改的文字,永远留在信上。

时隔多年,岁月的尘埃湮灭了许多往事,但如今,我依然对一些书信的内容记忆犹新。因为,那些信里的文字,真实记录了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倾注了我们的全部情感和热爱。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段历史的书写,如果集结成书,那一定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结出的甘美果实。

本期《军旅文学之窗》栏目

作者:张国领

主播:笑睿

编辑:郝志宏 笑睿

主编:杨鸿

编审:吕锡成 谭淑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军营里的书信时代
他们来京参军,她们送子入伍!军营里,“母子相认”
七夕与妻说:听听军营里的“悄悄话”!
书香军营 共享阅读
陈紫妍亮相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军营大拜年》为战士们送新春祝福
萧红与萧军:书信释读里的“二萧”情谊
为现代文人书信考释添砖加瓦
小鬼子欺辱姑娘,结果被武林高手掀翻军营!
手绘长漫:当青春遇见军营
军营规定十秒内吃完饭,吃不完就倒在头上

网址: 军营里的书信时代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956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