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交响《田园星球》首演:沉浸式交互体验奏响地球牧歌

原标题:视觉交响《田园星球》首演:沉浸式交互体验奏响地球牧歌

9月30日,来自西班牙的制作团队——拉夫拉前卫剧团的视觉交响作品《田园星球》在北京保利剧院呈现,与之携手演出的,是刚获得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称号的广州交响乐团。演出由新任音乐总监黄屹执棒,女高音歌唱家苏菲·卡塔乌瑟,和来自西班牙的舞者奎克·特伦特、吉列米娜·勃兰登、阿德里安娜·蒙特塞拉、路易·加西亚,为观众呈现一场富有哲理且充满情感的音乐视觉盛宴。

《田园星球》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即著名的《田园》。这首作品细腻动人,宁静却生机盎然,首演时亦曾以“重拾乡郊的集体回忆”为题,处处流淌着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怀念。导演卡洛斯·帕德里萨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进行重新演绎,并重新命名为《田园星球》,从“田园”的立意发散艺术想象力,将之与一些其他作曲家的作品进行了融合,如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和德国作曲家卡尔·韦伯的《战斗与胜利》《奥伯龙》等交响名作,来自非洲与欧洲的民歌民谣间或唱响,以“环境与保护”为线索,穿梭于人类音乐文化的丰富生态之中。

这场演出最特别的一点,当属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当作品在探讨展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时,向观众发出灵魂追问:人们是否可以在不消耗资源的情况下生存?当地球的和谐与生存出现矛盾时,观众如何选择?现场观众沉浸式地参与剧情关键情节选择中,他们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一步步决定作品剧情发展走向,成为演出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在互动与观演的过程中加深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思考。而观众在与演出的不断交互中逐渐做出选择,通向不同的结局和情感体验。

《田园星球》以创新的手法融合了从古典时期到现代音乐的各种风格与特点,致力于打造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多种音乐素材与现场视觉交互体验的结合,以生动的视听效果揭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深度沉浸的体验空间。在此,音乐赋予观众情感的引导,让观众有机会深入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再配合上视觉交互体验的冲击力,同时思考环保、消费以及生态间和谐与冲突等一系列复杂的全球关注议题,将人与自然的互动、矛盾以及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视觉方面,拉夫拉前卫剧团运用先进的舞台技术,将自然元素和人类活动通过音乐与视觉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运用音符和影像共同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舞台效果。观众们可以期待着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同时欣赏到视觉效果的奇妙展示。这是一次全面的感官体验,将观众们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美感的世界。

广州交响乐团参与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各种类型的演出,从大型作品到世界首演,从歌剧到芭蕾舞剧,从巴洛克到新古典等等。此外,广交还经常出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参与协奏曲专场、儿童音乐会、室内音乐会、“午间音乐会”等各个方面的音乐节制作,展示了作为一个全能乐团的多元化气质,这在参加音乐节的众多乐团中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能获得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荣誉,来自广州交响乐团的音乐家都感到非常荣幸。

据悉,2023年是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这部由西班牙顶级团队拉夫拉前卫剧团领衔法国Insula管弦乐团及普罗旺斯大剧院联袂打造的视觉交响见证了中西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彰显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领域的平台效应。拉夫拉前卫剧团(La Fura dels Baus)成立于1979年。自1990年代初以来,剧团不断完成艺术突破,也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进行创意策划,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超过5亿观众观看直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视觉交响《田园星球》首演,沉浸式交互体验奏响北京国际音乐节
深入探讨人与自然,视觉交响《田园星球》震撼登台
墨西哥举办沉浸式体验活动 现场艺术家作品色彩斑斓
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奏响两岸一家亲
樱珞花谷变身“奇光”星球 夜经济“点亮”城市活力
践行商业向善 京山农场奏响乡村振兴“田园交响”
西班牙艺术家举行“变形沉浸式体验”展览
传说中的“十二花神”都有谁?视、听、嗅、触四重感官,沉浸式体验江南民艺
“梵高再现”登陆成都 沉浸式展览再现印象派经典
触手可及!数字艺术呈现沉浸式“梵高的世界”

网址: 视觉交响《田园星球》首演:沉浸式交互体验奏响地球牧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960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