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带人游园时,为何每到一处都大发感慨?

原标题:贾政带人游园时,为何每到一处都大发感慨?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贾政带人游览大观园一回,看似一篇中规中矩的游记,其实内藏深意,尤其政老爷,每到一处都大发感慨。

可能很多人都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贾宝玉身上,对其专能对对联的歪才十分欣赏,这个富贵闲人在老爹跟前,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啊。

可很少人注意到,贾政这个人到中年的贾府第三代子孙,也有自己的心事,只是这心事不那么容易吐露,即便是偶有涉及,也是谈笑间一闪而过,很少人会发现罢了。

贾政游园一共发了三次感慨,每一次都别有深意。

贾政的第一个感慨,是在后来黛玉入住的潇湘馆,这也是他们一行人入园后参观的第一个院落。

看到潇湘馆的外部设计以及内部结构,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贾政为何会有此感慨呢?有人说,他这是在敲打不喜读书的宝玉呢,所以他说完话看着宝玉,而宝玉早就吓得低下了头。

宝钗劝他读书,他可以抬脚就走;湘云劝他读书,他可以与之理论;但老父亲劝他读书,他只能吓得低下头去,不敢与老父亲有眼神碰撞。

当然,贾政有此感慨,也不全是为了让宝玉读书,他这也是发自内心的对读书的一种渴望。

贾政年轻时,也是酷爱读书,祖父最疼,但他最终并没有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入仕,而是因祖荫被赏了一个官。

没有通过读书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这大概是政老爷心中的一个遗憾吧?所以到了潇湘馆这种最适合读书的所在,不免发此感慨。

如果他不是被皇帝赏官,以政老爷的资质,考个功名应该不成问题的。但如今说这些,都没用了,他除了读读闲书,与清客闲谈几句,已经无法再有更多想法了,因为他已人到中年,早已心有余力不足了。

到了第二处后来李纨入住的稻香村,人到中年的政老爷,初见农家景象,顿生感慨,说“此处倒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

好好的,政老爷为什么忽然有归农之意?也许是仕途不顺,毕竟不是考取功名上来的,朝中难免被排挤。

也许政老爷一直没有升迁,多年的宦海浮沉,他当初的青云之志早已被磨灭,也早没了争一争的雄心,身心俱疲的他,太需要卸下一身装备,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做人到了贾政这个年纪,正是最难的时候,上有七十老母需要奉养,下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教养,还有扯不清的无数家务需要管理,更兼着仕途不顺,人到中年的政老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再无半点斗志和精神了。

尤其还有个宝玉这样的死活不爱读书的儿子,整天惹是生非,给他的中年生活更添了一层烦恼,让他时不时的上火闹心,却又因为老母亲的阻拦而无可奈何。

他唯一的一点乐趣,大概就是与身边的一众清客关起门来谈天说地了。

到了第三处后来宝钗入住的居所,政老爷不免又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政老爷到这时,已经想着煮茶焚琴了,这么诗意的生活,大概也是政老爷一直期望过上而从未过上的吧?

不说老母亲和不听话的儿子,就是身边的妻妾,也让他时不时的发愁挠头,一个正妻王夫人,两人相敬如宾,却也没了什么感情,他整天不是忙着公务,就是关起门来读书,而王夫人呢,则是一味地吃斋念佛,什么事都不管了。

小妾周姨娘还好,一个赵姨娘,却又满府里上蹿下跳,隔三岔五地求他这个那个,各种小报告,甚至宝玉凤姐遭魔魇都是她在背后捣鬼,贾政哪里会想到这些?自己的枕边人,原来如此歹毒。

人到中年的政老爷,无处可逃,他所想的读书、归农、煮茶、操琴,对他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而他最喜欢的这些住所,也注定与他无缘。

他也只能是发发牢骚和感慨,大观园游完了,还要继续回归到那个忙于公务和应酬的政老爷,还要回归到一本正经的样子,不能有太多个人情绪,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心事。

读书是他的爱好,归农是他的追求,操琴煮茶是他最想要的生活状态,但这些,他统统都得不到,对他来说,游园就像是一场短暂而美好的梦境,出了园子,梦也就该醒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林如海推荐贾雨村去贾府,他为什么忽然问贾政的官职?
林黛玉进贾府时,两个舅舅为什么都不见她?
贾政当官:一次被浪费了的重要升职机会
红楼梦:袭人是贤德还是阴险?贾政两个字给出极低评价
贾珍和贾惜春是姐妹,为何行为和思想截然不同,最后都出家了吗?
贾雨村到底有多坏?贾政贾赦都被蒙在鼓里,平儿一番话值得深思
贾元春被封为贵妃,太监来贾府传旨,为什么众人都惶惶不定?
贾府学堂到底有多乱?
《红楼梦》:周姨娘为何一直没有孩子?和这个人关系极大
红楼梦里地位最高的小姐,是贾府最大的靠山,最后死得很惨

网址: 贾政带人游园时,为何每到一处都大发感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973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