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人胡庆学:二十年从未缺席一场演出

原标题: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人胡庆学:二十年从未缺席一场演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吴镝

“大家好,欢迎来到智化寺,它始建于明代……据我们的历代祖师讲,从建庙之初就有了音乐来相随相传,至今已经传承了近600年,长达27代。今天给大家演奏的就是智化寺京音乐的第二十七代传承人……”10月5日,智化寺智化殿内,胡庆学所在的乐队身旁围满了观众,他的话音落下,悠扬的古乐在庄严的大殿内倾泻而出,穿云裂帛,直击心底。

智化寺京音乐是明清时期流传在北京地区的传统音乐,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辅以云锣、鼓等打击乐器,曲调庄重典雅,曲谱珍贵神秘,曲牌古老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假期里,这样的演出每天两场,胡庆学一场不落。事实上,过去的近二十年里,在智化寺开放的每一天,他几乎从未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缺席过。

“所有的曲目都已经烂熟于心,一首曲子是要演奏15分钟还是压缩到12分钟,我们之间连眼神都不用递,现场通过音符就能沟通。”尽管如此,每次乐声响起,胡庆学还是会立刻进入状态,为典雅的曲调所沉醉。他甚至觉得,随着演奏次数的增多,他开始越来越能品出古乐背后的“灵魂”。很多年前,胡庆学的师傅曾经送给他16个字:深入其乐,吹出真音;只争朝夕,研音不止。近年来,他开始慢慢参悟出背后的真谛。

在团队的演出里,观众不仅能赏乐,还能识器。胡庆学会为观众一一介绍乐队使用的乐器,伴随着他的讲述,古老的乐器卸去神秘的面纱,露出平易近人的一面:云锣是由一扇扇金碧辉煌的“小窗户”组成;笙是世界上自由簧乐器的鼻祖;筚篥的俗称是“管子”,别看个头小,但表现力很强,应用广泛……不过几分钟的介绍,胡庆学却打磨了很长时间,力求每句话都能说到点上,提前回答好观众那些没问出口的疑问。“我们希望,能让观众在短短的时间里了解传统文化,拉近他们与古老非遗之间的距离。”

假期里,除了演出,胡庆学每天的日程都很满:复原古谱、制作乐器、打磨京音乐培训教程……这些都是细工慢活儿。胡庆学以古谱复原为例做解释,智化寺京音乐留存下的曲牌不少,而目前能完整演奏的只有39首,很多已经失传,对已经失传的曲牌进行着锲而不舍的发掘和复原,是他多年来的工作重心。“这个工作可能花上我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演奏完毕,与观众合完影,胡庆学快步走到舞台前侧不起眼的角落,向网友道声“再见”,关上了手机直播的页面——为了推广智化寺京音乐,他在快手平台上开通了账号,对演出进行直播,也解答网友的提问。“我们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让更多的人了解京音乐,感受非遗的魅力。”说完,他在桌前俯下身子,埋头于古曲谱中继续在京音乐的传承路上跋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遗演出保护|智化寺京音乐:最大难题是复原98首失传曲目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智化寺京音乐演奏者:让古音乐在当代奏响
“北京文化守护人影像展”9月15日开展
中山公园音乐堂9场演出庆双节
一场音乐大联欢,上海城市剧院童声合唱团绽放夏音
匠心丨陈智林谈“艺术人生”③: 让川剧永恒延续,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担当
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成立
老中青三代同唱70年淮音 上海淮剧团团庆70周年晚会明星荟萃
零距离向传承人学习,四合院里绘纸鸢
第四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今日开幕

网址: 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人胡庆学:二十年从未缺席一场演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052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