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沽湖畔重拾爱的能力 龚学敏:诗意与爱永远存在,取决于人们如何释放它|诗乐盐源
原标题:在泸沽湖畔重拾爱的能力 龚学敏:诗意与爱永远存在,取决于人们如何释放它|诗乐盐源
开幕式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在“神仙居住的地方”,谈诗歌,话音乐。10月5日,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在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情人牧场正式启幕。在开幕仪式上,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宣布了“与诗同行,走进盐源——全国诗歌征文大赛”的获奖作者。
在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中,龚学敏提到,这次征文活动成功举办的表现之一,就在于通过书写爱情主题的诗歌,让读者勾起了内心对爱的向往。龚学敏称其为“重拾爱的能力”。
诗歌征集共2万余首
多书写青铜文明及泸沽湖
龚学敏 雷远东摄影
2023年3月15日,《星星》诗刊杂志社联合盐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举办的“与诗同行,走进盐源——全国诗歌征文大赛”启动,邀请诗歌创作者们创作包括但不限于盐源青铜文明、盐文明、泸沽湖自然人文以及乡村振兴等为题材,拥有时代性、文艺性的原创诗歌。
征文活动得到了国内外诗歌创作者们的热烈回应。龚学敏在现场介绍,本次征文共收到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诗人的诗歌稿件,共2万余首。其中尤以青铜文化为主、具有厚重悠远韵味的诗作,和以泸沽湖为主、具有现代情韵的诗作。
龚学敏说,这次诗歌征文比赛是参赛诗人多,诗歌质量高,影响大的一次活动。“我不知道这些诗歌创作者有没有来过盐源,有没有来过泸沽湖,但是他们把爱情融入到诗歌中,创作出了非常优美的作品。”
龚学敏提到,《星星》诗刊也创办了一个栏目,专门刊登爱情主题的诗歌,但是征稿结果并不如人意。“可能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爱情的表达不一样了,也可能是对爱意的表达减少了,所以我们想推动这件事情,目的就在于让人们重拾爱的能力。”
诗意与爱永远存在
取决于人们如何从生活中释放它
阳光下的格姆女神山 刘可欣摄影
提到泸沽湖,很多人会想到摩梭人,想到浪漫的爱情传说。在本次开幕式舞台的正对面,就是格姆女神山。格姆女神山又叫做狮子山,是摩梭人传说中格姆女神的化身。在格姆女神山相关的一系列传说中,就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相传以往泸沽湖附近并没有山,是因为格姆女神在与情人约会时,没能及时回到天上,便化作了格姆女神山留在人间。而在摩梭文化中,浪漫更是根植其中的基因。龚学敏认为,此次征文活动成功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对爱情主题的书写。“这次活动中书写爱情的诗歌很多,说明活动勾起了人们内心对爱的向往。”龚学敏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中的人们,重拾爱的能力。
而泸沽湖无疑是能够激发人们向往爱情、向往浪漫的“开关”。龚学敏也到过数次盐源,来到泸沽湖畔欣赏水光山色。“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也写了诗,但是更多关注的是自然风光。第二次来这里,就更注重对泸沽湖诗意和浪漫爱情的书写。”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感觉到了,诗意与爱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把它从快节奏的生活中释放出来。”通过诗歌、音乐,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龚学敏认为这是浪漫的诗歌之于现实生活的益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用诗书写盐源的璀璨文化 诗人野川:诗歌随处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诗乐盐源
元宵夜维港畔的交响乐会 中西荟萃传递“爱与成长”
“新时代·新境界·新诗意”诗歌论坛在汴举行
文化名家看合川丨龚学敏:巴蜀文化的坚韧生命力与优良品质,都在合川得到展现
诗歌如何表现“人类的生命与生态”?诗人们在成都“头脑风暴”|成都国际诗歌周
余华对话罗翔:精神内耗不是一个坏事,它可以磨练写作与爱的能力
懂的都懂,永远爱ohmnanon
七夕,流淌着爱与文化自信
保持爱的能力,珍惜每一次遇见
“新时代新境界新诗意”诗歌论坛在汴举行,诗坛名家共赴春天之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