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路”“桑洋水路”全媒体采访行|阳原皮毛文化博物馆:一部“毛毛匠”的奋斗史

原标题:“草原天路”“桑洋水路”全媒体采访行|阳原皮毛文化博物馆:一部“毛毛匠”的奋斗史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张家口日报记者 王瑾涧 臧波 管建霖 陈佳

阳原皮毛文化博物馆位于阳原国际裘皮城广场北侧,是一个波状屋顶的建筑,总体造型像一块微微掀起的碎皮褥子,寓意阳原是中国皮毛文化发祥地、中国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和“毛毛匠之乡”。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内设序厅、起源与发展、动物与毛皮、工具与工艺、阳原“毛毛匠”、时尚与魅力、前景与趋势主展厅及影视厅,通过丰富详实的各类展品,采用多种先进方法,全面展示皮毛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独特的碎皮加工工艺、历代阳原毛毛匠的奋斗业绩,以及未来皮毛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博物馆序厅正面的岩画,形象地展示了远古人类利用动物毛皮的场景。厅内陈列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雕像,将游客的思绪拉到了远古时代。黄帝东迁过程中,在阳原意外发现了用碱土鞣制毛皮的技术,因此建立了毛皮加工基地。大厅顶部阳原地图镶嵌在一块动物原皮上,背景为远古泥河湾场景和黄帝迁徙图。

继续前行,展出的是石器、骨器、蚌器、红铜器、原始缝线等原始毛皮加工工具。在虎头梁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会使用骨针、骨锥简单缝缀毛皮服饰,算得上最早的“毛毛匠”了。

“熊出没!虎出没!”远古时期的泥河湾盆地繁衍生息着大量的史前动物,其中毛皮动物达一百多种,为古人利用皮毛提供了便利。展厅再现了在泥河湾盆地生活着的各种野生动物。

一个时期内,毛皮除御寒保暖的基本功能外,更是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地位和财富的标志。“衣服有制”、等级森严,“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穿狐貉”,平民百姓穿犬兔羊皮。展厅陈列着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不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皮毛服饰展品。

博物馆还别出心裁,用泥塑展现了元代弘州(今阳原)毛皮业盛况空前的场景,再现了弘州匠官向元世祖进献兔毛织西锦并被提升为弘州知州的情景。

馆内开辟有专门区域,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多个知名毛皮作坊加工制作的场景。此外,该馆还展出大量近现代皮毛制作工具,皮毛贸易的票据、资料,皮毛行业取得的各种成果、荣誉等。

展厅最后是一块巨大的影幕,由225块獭兔皮制成,突出了全国唯一、世界最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特色,展示了皮毛加工的高超技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草原天路”“桑洋水路”全媒体采访行|阳原皮毛文化博物馆:一部“毛毛匠”的奋斗史
媒体人、文化学者共话“寻路东坡”收获
任见:桑园里的古老文化绿荫
父亲在这一天巧遇桑杰
“百匠中国行”特展亮相西单大悦城,四大板块展示苏作工艺之美
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的骨雕传承人:30载刀尖刻骨,展现草原生活
木作匠心迎亚运,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开馆!
新华全媒+丨开幕三个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缘何受热捧?
杨志军凭《雪山大地》获茅奖:深情回望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苦探索
《毛毛镇》第三季央视少儿频道热播中!开启叮咚大冒险!

网址: “草原天路”“桑洋水路”全媒体采访行|阳原皮毛文化博物馆:一部“毛毛匠”的奋斗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154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