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总文工团举行相声研讨会 探讨相声创作内容形式创新
原标题:全总文工团举行相声研讨会 探讨相声创作内容形式创新
一台致力于关注一线劳动者、歌颂火热的当代生活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相声专场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创作中。近日,全总文工团邀请了专家、同行以及相声作者举行了一场热烈的研讨会,为这台相声专场的艺术创作把脉支招。
研讨会上,全总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霍敬介绍说,这台相声专场晚会,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新时代工人阶级主题,力求打造一台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身的相声专场。
作为专场项目负责人的全总文工团知名相声演员陈印泉介绍了这台相声专场的节目内容和表现方式,希望相声专场的创作尽量多的出现和打造“工”字头的相声作品,当年的《劳动号子》、《京九演义》和快板《立井架》等宣传工匠精神的曲艺作品,突出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对于新作品的创作,他建议能否采取“老套新”的形式进行创作,“比如说可不可以用《京九演义》的梁子来套用,结尾用姜昆先生的《回眸望九》来结尾,按照编年体故事的形式去概括,以此展现曲艺传承。”
在演出形式上,与会曲艺工作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相声演员武宾认为,节目内容上应该要新颖、要热闹、要让观众高兴才是主要目的,而作品的主要内容还是应该要展现出大国的工匠精神。青年相声演员有着更新的创作思维,他们甚至建议用沉浸式戏剧的方式移植相声创作。相声演员王名赫认为,可以按照沉浸式剧场的方式,打破第四面墙,产生矛盾与逻辑闭环由此衍生出单口、对口、群口的相声形式。而盛伟建议,应该不要局限舞台表演,甚至可以把整个剧场都当做舞台。创新是所有曲艺工作者的共同看法,相声演员王波表示,“重要的还是要创作新内容,要体现劳模、劳动、工匠三个精神,不管是串联相声,还是要用戏剧等形式展现都应该创作新内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乔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总文工团举行相声研讨会 探讨相声创作内容形式创新
相声艺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昆园学堂举行
《新相声作品晚会》即将上演,相声作家邹僧:相声必须得是高智商的创作
北京市文联举办研讨会 聚焦传统曲艺的创新发展
相声剧,是相声还是剧?
全总文工团大型乐舞诗画《国韵·匠心》在京上演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姜昆首次回应“相声里加rap”:时代变了,留住年轻观众必须创新
国风古韵融入工匠精神,全总文工团推出乐舞诗画《国韵·匠心》
姜昆先生教我写相声
用相声把中式幽默带向欧洲(侨界关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