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3个方式(深度好文)
原标题: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3个方式(深度好文)
作者:鱼鱼(富书作者)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曾说:“地狱从来不是立即让你掉下去的,而是一点点吞没你。”
一个人从高峰跌入谷底,不是忽然之间的事。
而是在一次次放纵和偷懒中,日益废掉,最后渐渐成为一个废人。
如果你有以下迹象,一定要开始有所改变了。
缺少情绪复原力
在书籍《积极清醒的力量》中写道:“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
长期困在情绪的牢笼里,会扭曲我们的思维和心态,让我们逐渐失去判断力。
只有修炼好情绪把控力,才能让自己走出谷底,浴火重生。
哈佛校长劳伦斯·巴科,从小家境优渥,母亲对他一直都宠爱有加。
中学的时候,巴科身边的同学纷纷加入了童子军,于是他也一起加入了。
但是童子军艰苦的训练,不是这些娇生惯养的少年可以忍受的。
开始训练的第一天,巴科就受不住高强度的操练和教官的严格呵斥,叫苦不迭。
体力和精神上的受训,让他一度崩溃大哭。
但巴科很快就意识到,这些抱怨和哭诉的情绪,是徒劳无功的。
若继续以这种状态训练,甚至还会拖累同组成员。
于是,他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遇上高强度的训练,他不断给自己心理建设,咬牙撑过去。
面对教官的训斥,他也没有顾影自怜,而是坦然接受并做出改变。
结果,仅仅两个月,巴科就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全部的训练。
罗伯·怀特曾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随时释放情绪,是本能;但能懂得压下情绪,就是本事。
如果过度让情绪泛滥,那么生活为难你的次数便会越来越多。
与其被情绪发号施令,不如做情绪的主人,既能捋顺不如意之事,也能走稳脚下之路。
当你拥有强大的情绪复原力时,你就会发现,人生中看似跨不过去的坎,都能熬过去。
沉迷低级奶头乐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有个高赞回答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
这种廉价且短期,还容易让人上瘾的多巴胺,也被称为“奶头乐”。
奶头乐带来的即时刺激感,让我们大脑不断分泌奖励激素。
它会让你心甘情愿地把时间花在享乐上,继而蚕食你的思想,削弱你的行动力。
咨询师李松蔚,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个年轻人因为考研备考太累,决定休息几天调整心态,放松紧绷的大脑。
他计划是先补两天觉,再约上朋友去短途游几天,最后回家陪下父母。
但就在出发前,他在网上发现了一款很好玩的游戏。他一下子就沉迷进去,玩得入了迷。
于是,他就把旅行、考研、回家统统抛诸脑后,通宵达旦地玩这款游戏。
这种放纵性快乐,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兴奋。
他本想再玩两天就开始回归复习状态,却没想到因为失眠问题,难以恢复以前的备考状态。
低级快乐的人,喜欢用消耗时间,获得暂时快感;而高级快乐的人,喜欢用补充知识,代替闲暇娱乐。
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里,“股神”巴菲特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巴菲特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不是在阅读,就是在学习新的知识。
当普通人沉迷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他在钻研枯燥难懂的学术资料;
当普通人在睡懒觉的时候,他在抓紧时间不断汲取最新的财经知识;
当普通人在浏览碎片化短视频时,他在持续学习最先进的财富观点。
正是这种自律又克制的“快乐”,让他成为全世界金融投资的引领者。
生活中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追求快乐的方式,而在于能否战胜自己的本能。
若我们每天沉沦在庸俗的快乐里,只会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最终被快速更新的时代抛弃。
人生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先苦后甜。
只有通过约束自己的欲望,放弃暂时的享受,才能获得有意义的快乐。
困于底层认知圈
猎豹CEO傅盛曾说:“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人和人的比拼,说到底就是认知上的差距。
低认知的人,犹如井底的青蛙,永远看不到完整的天空;
反之,高认知的人,敢于试错与改变,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作家王耳朵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让人不禁感慨唏嘘。
他和他的高中同学阿辉,从小就非常要好。
当年,他们俩满腔热血考上了大学,一起从乡下的小山村来到大城市念书。
大学顺利毕业后,王耳朵选择去北上广发展。
阿辉则保守起见,回老家考事业单位。
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后,他们几乎没怎么联系,交集也越来越少。
突然有一天,王耳朵的手机传来了阿辉的消息,他问:“大城市发展如何?我也想试试看。”
尽管王耳朵当时也没混出什么名堂来,但也走南闯北见识了不少人和事,眼界开阔了许多。
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跟阿辉分享。他还非常看好当时正兴起的新媒体行业,极力推荐阿辉在这个行业发展。
可阿辉思来想去,在招聘网站上对比各种工作利弊后,最后还是决定在老家安分守己待着。
长时间接受单一信息,让阿辉的认知局限也越来越窄,思维越发封闭。
最终,一个成了颇有名气的自媒体人,另一个成了默默无闻的素人。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让你裹足不前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自身的固化思维。
当你固守一方之地,最终只会走进死胡同。
越是佼佼者,思维越广阔。他们会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不断去更新自己。
唯有打破自我局限的天花板,拆掉思维的墙,你人生的瓶颈期才会不攻自破。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脱胎换骨般的改变,你必须有意识地活着,大多数人没有过自己的生活,他们只是接受了生活。”
被动生活的人,多数站在人生抛物线的下行区。
他们心里想过更好的生活,但又经不住外部诱惑,最后人生逐渐走下坡路。
只有养成主动生活的特质,方能获得人生的话语权。
拥有情绪修复力,方能屏蔽纷扰,练就强大的内心;
摒弃廉价的快乐,方能克己慎行,找到未来的方向;
冲破固有思维圈,方能破旧立新,解锁舒适区密码。
人生下半场,愿你做一个倒逼自己的狠人,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里的大风大浪。
作者简介:鱼鱼,富书作者,一直在写写写的路上,愿笔下的观点能与你产生共鸣,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底层牵引力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不断求“稳”(深度好文)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5个迹象
富人定律:最赚钱的事情,往往都不辛苦!(深度好文)
原来这叫:贫穷的循环(深度好文)
管理精力(深度好文)
荐号 | 一个人变好的方式:提升自信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两个迹象,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撬开身上的三把锁(深度好文)
戒掉身上的穷气(深度好文)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