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达·芬奇在《蒙娜丽莎》创作中的“新尝试”
原标题:研究揭示达·芬奇在《蒙娜丽莎》创作中的“新尝试”
新华社巴黎10月12日电(记者徐永春)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神秘之处不仅在于她的微笑,更在于文艺复兴巨匠莱昂纳多·达·芬奇所用的绘画技巧。一项新研究显示,画作底层含有一种罕见化合物,这或许是达·芬奇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尝试运用特殊化学技术来帮助他更好完成绘画的证据。
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1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该中心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利用同步辐射X光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分析《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微小样本,发现其中不仅含有油料和铅白,还有一种罕见的铅化合物Pb5(CO3)3O(OH)2。著名画家伦勃朗的一些画作中也能找到这种化合物。
研究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论文合作者、化学家玛丽娜·科泰说,分析用的《蒙娜丽莎》的碎片尺寸不到半毫米,取自画作的最外层并被画框遮盖,因此不会对作品的可见部分造成任何损坏。
在16世纪早期的画作中,画家通常在木板上绘画,需要首先在其上涂一层很厚的底层涂料,然后才会开始绘画。已有研究显示,这一时期的画家通常在涂料中使用石膏粉。
研究人员推测说,达·芬奇或许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涂料制备方法。他可能利用氧化铅与油的混合物来制备一种较厚的、适合覆盖绘画木板的底层涂料。这也证实了一些艺术史学家长期以来的观点,即达·芬奇使用氧化铅粉末来增稠并加速《蒙娜丽莎》中绘画颜料的干燥。
论文主要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化学家维克托·冈萨雷斯说:“达·芬奇是一个喜欢实验的人,他的每幅画在技术层面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有趣的是,《蒙娜丽莎》的画作底层确实使用了特殊的技术。”(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历史上的今天:达·芬奇诞生
达·芬奇身世最新揭秘:一半血统来自东方
讲座预告|达·芬奇的《救世主》:迷失在争议中
《蒙娜丽莎》放大3.14倍后,充满玄机,终于发现了“未解之谜”!
斯宾塞·芬奇中国首展“一刻永恒”将登陆里森画廊上海空间
人文学:开启自我发现之旅
达利艺术展亮相广图,逼真还原31幅鬼才艺术家代表作品
他画发动机,横的卖198万竖的卖1897万,专家却说这根本不是画
《敦煌遇见卢浮宫》:一场横跨亚欧的艺术碰撞实验
新知|12个充满悬念且令人惊奇的好故事带你走入艺术世界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