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感受非遗魅力,赓续传统文化

原标题: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感受非遗魅力,赓续传统文化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高青少年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近日,张家港市后塍街道高桥村开展了“感受非遗魅力 赓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青少年通过知识学习、动手实践、交流品尝等形式了解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化传承的生机和活力。

“小朋友们,后塍的“非遗”非常的多,像黄酒酿造、梅花糕、竹编、手工弹棉絮等的工序和技艺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季诵华为高桥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关于后塍“非遗”文化的讲座。季老师凭借自身高深的文学素养以及多年从事后塍相关史志编撰工作的积累,对后塍的“非遗”具有独到的了解和深刻的感悟,其人生经历也与诸多“非遗”以及“非遗”继承人,有着不解之缘。闻名遐迩的后塍“非遗”“非遗”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再加上独特的个人经历,季老师用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给大家带来了生动精彩的一课。

听完季老师的讲解,志愿者带大家体验两种后塍“非遗”,感受其魅力和内涵。后塍竹编,属于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选竹、开竹到成品需要经过数十道复杂工序,才能得到一件精美的成品。竹编,在后塍已经有百年历史,当地人对其存在天然的记忆和特殊的情感。在志愿者的讲解和示范下,孩子们手下的篾条一上一下、纵横交错,用他们灵巧的心思和灵活的手指,把零散的材料编成了“我爱中国”“天安门广场”“盛世中华”等主题的竹编画,用智慧和热情体验了后塍竹编工艺之美。

活动最后,是品尝“非遗”美食——梅花糕。说起梅花糕,后塍人再熟悉不过了:新出炉的梅花糕热气腾腾地咬上一口,豆沙的清甜、坚果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细细品味下只觉唇齿留香。志愿者把梅花糕一一分给了孩子们。“我最喜欢豆沙馅的梅花糕啦,每次放假奶奶都会给我买,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就好啦!”丁一哲小朋友开心地说着。“我也是”“我也一样”同样喜欢梅花糕的孩子们纷纷举起手表示赞同。孩子们拿起自己分到的梅花糕,一边快乐地品尝一边仔细观察,用最直观的方式对梅花糕的外观形状、制作材料和口感味道进行了深入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下一步,高桥村将继续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让青少年进一步感受家乡人文之美,激励他们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王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甘肃临泽:赓续红色血脉 感受非遗魅力
苏州市张家港市后塍竹编第四代传承人陶永飞:跨越一甲子的坚守
石家庄无极: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非遗魅力
漆艺迭新 非遗赓续
赓续非遗文脉:《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发布
安徽淮南:非遗传人进社区传统文化显魅力
张家港后塍街道:让家风之“花”常开青少年心中
成都糖画传承展演进社区 居民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皮影走进中学校园传递非遗魅力
赏非遗、品文化 西城区文化建设成果展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网址: 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感受非遗魅力,赓续传统文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349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