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外的上海十八年:从五星酒店厨师到美食作家
原标题:一个老外的上海十八年:从五星酒店厨师到美食作家
出身中产家庭,放弃稳定生活,怀着“冒险”精神,于2005年来到上海。从24岁到40+岁,他在最好的年纪闯进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以“局外人”的率真与好奇,探寻着日渐被我们忽略的“附近”和附近的“人”的故事,也在自己人生的上升与下沉中,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
一个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有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在90年代有何伟的《江城》……而《洋盘》则以一种新鲜的写作声音记录了我们正在发生的当下。
洋盘,在四川方言中,有洋气、拉风的意思。在上海方言中,则指外来人不太了解本地习俗。作者用作书名带有一点自嘲。
这是美国作家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讲述他在中国经历的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2005年,24岁的沈恺伟离开家乡——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在上海近20年的生活。
沈恺伟自称可能是“最懂上海小笼包”的外国人,一个曾经计划做世界公民却在上海停留了十八年的人。一个沉迷食物与写作的人。一个愿意花十年时间寻找一位手工铁锅匠的人。他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地域没有限制他,金钱也没有。他是一个我们的同类,一个和中国有着深入连接的人。一个爱上海的人。
从最初跌跌撞撞闯入一座陌生城市,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待多久,到骑着挎斗摩托穿越5000公里寻路中国,从躲在外籍人士舒适的“泡泡圈”,到花10年寻访一位手工锅匠,以《上海小笼包指南》出圈……他穿越在两种文化间,一年又一年,学会了当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爱,学会了痛苦,也见证了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而直到来到中国,他才发现自己与这个国家的深刻渊源。
他游走在老城厢的窄巷,沉浸式体验上海的生活,花16个月评测52家上海小笼包店,与上海各路角色聊天;他透过食物的镜头去看中国,到兰州学做拉面,去阿勒泰了解驼奶,几乎去过所有的省份,寻觅、倾听、记录真实的中国故事。
他有着都市青年们共同的“局外人”生存体验:“要是能知道自己能待多久,那该多好。” “我想,我可以再待一年。”
以年为单位分割的时间,被不确定包裹的当下,短暂的过客身份,“在而不属于”的尴尬处境,临时搭建的情感乌托邦……一只脚在圈内,一只脚在圈外。是每一个外来的局外人用尽全力,却可能随时失去的生活。
他也在无意中发现传奇家族史,两代人相隔100多年的中国“冒险”经历形成历史的呼应。同样在24岁的年纪来到中国,100多年前,外高祖父刘海澜带着他的传教士队伍,从俄亥俄州远赴大清帝国,经历过1900年前后近代中国的大震荡和大变革,与他建立的亚斯立堂、同仁医院、汇文学校,埋骨的老城墙,一起定格在家族老相册里;100多年后,Chris放弃在迈阿密的中产舒适圈,卷入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大潮,度过不确定的疫情三年之后,仍然留在上海……两代人在中国游走的轨迹交会,串联起一段关于中国、关于上海的激荡故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酒店门口奔驰车上面亲自下来的18岁上海名媛们……
馨语时间︱博客十八年。
什么十八年野菜,我只知道美女好多
蔡崇达读者见面会:从《皮囊》到《命运》,用八年触碰灵魂的犄角旮旯
女演员称被困五星酒店厕所三小时 酒店:正做调查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崇明展区开幕 从“大东滩”十大最美空间逛起
男孩来医院看望生病的妈妈,没成想遇到了失散十八年的亲生母亲
从川妹子到上海名媛,主持人刘彦池的婚姻变迁!
从老城厢到工人新村 这些书从社会变迁角度看上海
从《上海饭局》到“上海手记”摄影展 他们留住的是城市记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