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军解读茅奖作品《主角》:管窥中国地方戏曲命运史
原标题:张丽军解读茅奖作品《主角》:管窥中国地方戏曲命运史
10月14日下午,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的“开卷广州”系列阅读活动第168期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办,邀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茅盾文学奖评委张丽军老师作为嘉宾,为现场读者们解读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主角》。本场讲座也是第十五届广州学术季的文化活动之一。
1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
作为茅盾文学奖评委,2019年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审中,张丽军教授为陕西作家陈彦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角》投了票,由他来分享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张教授认为,一个作品好不好,能否被读者接受,是一个很漫长的检验过程。而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经典化的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专业性和政府推动下,它让作品能够被尽可能多的读者认识和接受。
在中国文坛上,陕西作家群是一支特殊的力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都用文学作品书写、关照黄土地上的悲喜人生。陈彦接续陕西文脉,为陕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学增光添彩。
陈彦的作品《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主人公忆秦娥因缘际会进入剧团,历经传统戏曲由盛转衰,人生大起大落。书中全景式呈现了这位秦腔名伶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尤其是她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忆秦娥从放羊娃到烧火丫头再到配角到主角,其命运的多重转折始终和戏紧密相连。“人生最大的挑战往往来源于自我,忆秦娥无论顺境、逆境,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戏本身的热爱、执着和追寻。”而她对人生、对世界、对历史、对文化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成长、深化的过程,对此,张教授直言,“我个人认为陈彦对忆秦娥的描写是不够丰富的,而这也恰恰是人物真实性的体现。这是一个有局限有缺点不完美的人,她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努力地生活着,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把苦难、不幸当成是人生的考验,从中去理解生命,理解世界,理解人生。”
一部优秀的小说不仅仅是主角精彩,配角也需要相当出彩。小说中,胡三元、米兰、胡彩香、单团长等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可以说,这部小说,不仅仅塑造了一个人的心灵史,更是一代人的命运故事,而他们的命运与秦腔的兴衰又有着深厚的关联,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变迁。“《主角》既是一个人的故事,又是一个中国地方戏曲命运的故事,更是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故事。”
2
借助秦腔管窥地方传统文化的起伏和波折
“《主角》的一大特点是其浓厚的陕西文化气息,小说中有大量对秦腔和当地文化习俗的描写,尤其是对秦腔的动作描写、场景设计、台词呈现等,极大地丰富了小说语言。”张丽军教授认为,普通民众与中国的地方戏曲、地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厚的生命关联,地方戏剧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人们的情感表达与精神抚慰。“其作品中对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的认知与辨识,与秦腔这门古老艺术所教化的思维与认识事物的方式有着深刻关系”。
“将戏剧和小说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丽军教授将陈彦的《主角》视为一个传统戏曲进入当代小说的成功案例。
在他看来,中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戏曲文化传统,中国人也对戏曲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和深厚的精神认同,但在现代性审美转型中,中国传统戏曲遇到了极大的困境和挑战。秦腔这个地方戏曲的起起伏伏,所反映的正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的起伏和波折。因此,陈彦以秦腔作为故事内容的《主角》就有着一种重述中国戏曲精神、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深刻探索意义和独特审美价值。这种用民间视角看待社会历史演进的方式,与陈彦在陕西文艺团体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秦腔艺术的不断学习、研究与实践分不开,“没有这样的经验是写不出来的”。
最后,张教授表示,一个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或文化的。从忆秦娥的成长史中,能看到我们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疼痛和坚守,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内心,能看到我们的时代。“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来说,我们就是这一场人生大戏的主角,谁都是不可或缺的。今天的时代就是我们的黄金时代,所以要珍惜我们的时代,珍惜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去做好自己人生的主角”。
据介绍,“开卷广州”阅读活动是广州市社科联打造的人文社科普及品牌,自2015年推出以来,始终坚持邀请名家名人解读文学经典。第十五届广州学术季期间,“开卷广州”将聚焦茅盾文学奖推出十场讲座,邀请作家、文化学者围绕茅盾文学奖不同时期的获奖佳作展开分享,引领广大市民群众在开阔的阅读体验中,感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史。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通讯员 李晓雯 林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张丽军解读茅奖作品《主角》:管窥中国地方戏曲命运史
文坛巨著搬上舞台!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话剧10月北京演出
茅奖作家陈彦推出新作《星空与半棵树》
陈彦获茅奖小说搬上舞台,国家京剧院新创京剧《主角》首演
话剧《平凡的世界》今晚开演 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来了
茅盾文学奖走过十届,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入选“茅奖”?
茅奖力作京城刮起“陕西风”,经典复活让文学从书里走出来
茅奖作家张炜解读诗圣:杜甫的悲悯,强化了他的高度浪漫
杨志军凭《雪山大地》获茅奖:深情回望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苦探索
新晋茅奖作家乔叶:作品自有命运丨面孔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