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孕育“中华诗词之镇” 农民诗社“诵”出乡村新图景
原标题:湖南祁阳孕育“中华诗词之镇” 农民诗社“诵”出乡村新图景
中新网祁阳10月19日电(刘志军 陶冶)“田中水稻扬金浪,山野森林披绿纱。诗词之乡人文明,产业兴旺奔小康。”漫步在湖南省祁阳市大忠桥镇田野间,祁阳“黄花诗社”的创始人蒋东旗吟出诗词。
诗友聚在一起赏析诗词。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蒋东旗是土生土长的大忠桥人,他与4位农民诗词爱好者成立了“黄花诗社”,带领诗社成员行走在广袤田野间,创作出大量歌颂美丽乡村的诗词。
“乡村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创作的源泉。”蒋东旗说,他10多岁开始在家人熏陶下接触诗词,之后就爱上诗词创作,有空的时候就会写一些诗词随笔。
时间久了,蒋东旗身边聚集了一批诗词爱好者,经常聚在一起探讨研究赏析诗词。“没想到村里也有不少人爱好诗词,我觉得可以在村里成立诗社,让诗词爱好者有一个家。”蒋东旗说。
2002年,蒋东旗联合其他4位诗词爱好者着手建立黄花诗社,现有成员128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8人。
75岁的邓俊峰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喜欢写写画画,有一定写诗基础,2012年加入黄花诗社。“都是写些打油诗,加入诗社后,才知道写诗还有这么多讲究。”学习写诗技巧后,邓俊峰对诗词创作兴趣更浓厚,平时除了下地干活,就在家写诗作词。
“天资岭秀伴桑麻,荡漾黄溪映彩霞。五谷丰登调雨露,万民幸福度年华……”这首对仗工整、平仄讲究的七律是他所作。这些年,他还相继出了三本书,其中《诗词格律技巧探讨》是他的得意之作,村里人因此称他为“农民诗人”。
新型职业农民蒋辉光、邓海云夫妇在合兴村租地1100亩,投资500余万元,带领贫困群众,种植有机蔬菜、优质水果、七彩稻米,通过依山种果、傍水养鱼、沿路栽花、特色种养,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垂钓、餐饮住宿、采摘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农庄,庄园里四季瓜果飘香、游客如织。
黄花诗社作品集。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合作社做完事,空余时间也会吟诗。”正在油菜地里干活的合兴村村民邓玉莲一边除草,一边吟起感谢诗:“新型农民蒋辉光,齐心协力办农庄;瓜甜果优稻花香,耕出田园好风光;勤劳致富有门路,带领我们奔小康。”
种粮专家、瓜蒌大户也在蒋东旗的带领下,闲暇时聚在一起吟诗作赋,描绘农村美好生活。他们的作品都是乡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我们想用手中的笔记录乡村风土人情,展现山乡巨变,也带动农村文化生活更加红火。”蒋东旗说。
二十年来,黄花诗社共筹集资金220余万元,每年出版一本诗集——《黄花诗词》,每本刊登格律诗词1000首左右,共发表歌颂农村发展变化、弘扬新人新事等诗词作品2万余首。大忠桥镇也因诗社的发展壮大被中华诗词学会认定为“中华诗词之镇”。(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湖南祁阳孕育“中华诗词之镇” 农民诗社“诵”出乡村新图景
“长沙银行杯”首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正式启动
泰州姜堰蒋垛镇新联会:诵诗词古韵 品经典美文
千垛镇开展平湖诗社踏春文化活动
诗城有诗社、诗景、“诗橙”……一城华章,“诗与远方”
《山水间的家》第二季:新节目浓缩农村新图景,新农人开启振兴新篇章
宁乡花明楼镇中心小学:诗词雅韵传桃李 翰墨馨香润童心
江苏建湖高作镇:繁荣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旧体诗词如何在新时代开新局? 听沪上学者诗人解码
博里镇五老助力文化产业兴起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