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上海奏响

原标题: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上海奏响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记者 王笈)交响诗篇《丝路颂》19日晚奏响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在乐声中展开一幅动人的“丝路画卷”。此次演出由著名指挥家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笙演奏家吴彤等联袂献演。

10月19日晚,交响诗篇《丝路颂》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 蔡晴 摄

交响诗篇《丝路颂》分为“求索”“梦寻”“和合”3个篇章,精选中国作曲家赵麟、朱践耳、俞极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度》《丝路梦寻》《丝路颂》,呈现中国音乐人对丝路精神的诚挚感触和多样表达。

赵麟创作的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取材自《大唐西域记》,从不同角度演绎了玄奘取经的艰难与坚韧。低沉浑厚的大提琴代表着人性,是玄奘感受的呈现;清远悠扬的笙则更像是一种“天外来音”,代表了玄奘追求的“佛”。两件乐器相互对话、碰撞,将乐曲推向高潮。

2013年11月3日,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在上海全球首演。十年后再次演绎,笙演奏家吴彤直言“更享受、更放松了”。“每一次演奏这部作品都觉得很幸福,感觉是通过音乐更接近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种伟大的能量。赵麟在《度》中描写玄奘西行的过程,其实就是追求理想、追求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今天仍然鼓励着我们。”

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 蔡晴 摄

《丝路梦寻》是著名作曲家朱践耳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此间上演的管弦乐版本巧妙融入了中国民族乐器笙、巴乌、筝、琵琶和二胡。朱践耳曾于上世纪80年代深入新疆采风生活1个月,也曾到访敦煌和西安,对西域音乐及舞蹈题材十分感兴趣。他以西域地区传统音乐中多种不同调式和独有元素为蓝本进行创作,谱写的音乐或潇洒,或朴实,或婉转,或豪放,以此象征丝绸之路上的八方来客。

交响套曲《丝路颂》则是青年作曲家俞极以年轻人的独特视角谱写而成的作品,让源自陕西民歌的音乐主题,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丰富民间音乐语言中欢快变奏。

三代中国作曲家薪火相传,3部丝路主题作品“载梦远航”。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向世人娓娓诉说着丝绸之路上闪耀的文明之光。(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上海奏响
民族交响套曲《江河湖海颂》上海奏响
交响诗篇《长城》奏响国家大剧院
参演“时代交响”,奏响时代之声,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携两台音乐会亮相上海
三台开幕演出呈现中外艺术精粹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金秋十月归来
共鉴世界艺术精粹,共筑文化艺术丝路——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盛大开幕
三台演出拉开艺术节序幕,第22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举行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以专题音乐会《丝路颂》拉开大幕并特别设置了“丝路之光”系列演展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与上海乐迷再次相约 奏响“时代交响”强音

网址: 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上海奏响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476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