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缺漏和真正价值” |《梁漱溟论东西文化》首发

原标题:“中国文化的缺漏和真正价值” |《梁漱溟论东西文化》首发

中国文化的失败先于西洋人的失败;中国文化自成一套,自成一家,而其破绽则最先暴露,——谁最先暴露,谁就最先想办法。

一个人必确定了他的人生才得往前走动,多数人也是这样;只有昭苏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才能把生机剥尽死气沉沉的中国人复活过来,从里面发出动作,才是真动。中国人不复活则已,中国而复活,只能于此得之;这是唯一无二的路。

——梁漱溟

他在逆流而上,顶着全盘西化的狂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他不愧为现代儒学思想的第一人,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

——胡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今天,为大家分享上新的《梁漱溟论东西文化》(全5册),一起读读吧!

中国文化的缺漏和真正价值

近几十年中国的青年,因受到外面新的刺激、新的启发,苏醒了一点中国新的生命,而对中国老文化嫌厌,由讨嫌厌弃的心理进而破坏它,这也难怪。

中国如此之大,长处很不易为人所认识,而文化又到了僵固机械化的境地,仿佛看不出有可爱的地方。故中国近几十年的新觉醒者乃欲脱出本国固有文化的圈而另起炉灶;现代中国的革命也就是这么一种对中国老文化起了反感而来的运动。在我看当初不反感怕也是不行的。

从近百年的事变看来,中国文化已是失败了,而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中国社会的散漫消极与文化的衰老无力,对于包围他的新环境缺乏适应的能力。

今日中国社会日趋崩溃、向下沉沦,即由于它的文化病而来。

中国社会的这个崩溃的趋势不到最后是不止的。待到中国文化机械僵硬化了的东西(即中国文化里有形的东西)崩溃解体彻底粉碎之后,那中国文化颠扑不破不可抹煞的真精神一理性,才能自然被人发现。

现在中国文化是必须改造,中国必须建设一新的文化。而此所谓建设中国新文化,也只有重新发挥中国固有文化的精神——理性,来改造中国的社会,绝不能离开了理性而别有所创造。

据我的观测,人类前途在最近一定过分发达其理智;理智过分发达而理性无相辅并驾的发达,人类将陷于其自造之惨祸里而莫能拔。

从不好处看去,人类或将要灭绝;但我是从好面看,我想不会那样,人类终归要得救以我的测度是中国人先得救,由中国做人类理性的前驱。使人类得救,中国今后仍须发挥人类理性来建造自己的新社会;当我们中国人努力于这个伟大工作的进程中,可以理性领导人类,使人类得救。

此层人将不相信,以为是太夸大、太妄想,其实不然。中国人之所以最先得救而救人类,其理由颇简单:

一是中国人类理性开发早;

二是中国文化自身破绽暴露早。

中国文化的失败先于西洋人的失败;中国文化自成一套,自成一家,而其破绽则最先暴露,——谁最先暴露,谁就最先想办法。

中国是理性开发早,而人类的得救还须靠人类的理性。中国实是人类理性的先导者,中国焉不早得救而救人类?如我刚才所说,今后中国人仍须发挥人类的理性,建造其文化,在此工作中,可以使世界一同得救。

说到此地,也许有人问,中国文化果那样优美完满吗?毫无缺漏么?不错,中国文化是有缺漏的。如:

1.团体组织之缺乏;

2.科学技术之不足。

中国文化里所缺漏的这两件东西——团体组织、科学技术,而恰是西洋人近代对人类文化所创造所贡献的东西。我们现就是要吸收西洋文化之长处优点,补充中国文化之短处缺点:我们要发挥中国文化的固有精神,将团体组织与科学技术建立在人类理性上,形成人类正常形态的文明。

中国文化是要在方法上理智上补充;西洋文化则要在人类生命的本体上求进步,理性上加补充。人类终须从理性方能得救,此毫无疑问;然许多人看不到此,因此看不出中国文化的价值。

末了,我来说一说我们中国民族自救的觉悟。在我看,中国民族自救之最后的觉悟,要由两步走到 :

第一步,觉悟乡村的重要,从乡村入手想办法。现在中国已正觉悟到此一步。

第二步,觉悟中国民族精神之特殊,中国固有文化之真正价值。

我们中国人觉悟到这一步,方是真的民族自觉的时候。觉悟到此一步的时候,才能有真正的民族自救的办法。

《乡村建设》旬刊,4卷25期

1935年5月1日

以上文字编选自《梁漱溟论东西文化》(全5册),段落、标题有调整

梁漱溟论东西文化》(全5册)

梁漱溟著

《人心与人生》

《透出人心》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

《乡村建设理论》

内容简介:

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对中西文化有极为独到的研究。《梁漱溟论东西文化(全5册)》收录了梁漱溟先生关于中西文化的4本有系统性、有思想延续性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以及一本从梁漱溟先生散篇文章中选编的有关中西文化研究的著作集《透出人心:中西文化散论》,本套书反映了梁漱溟先生在青年、中年、晚年期的思想变化。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每日一书

《伟大的思想·第一辑》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文化的缺漏和真正价值” |《梁漱溟论东西文化》首发
东西问·深问丨成中英:回答“梁漱溟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东西问·中外对话】学者:中德文化有诸多共通之处
长图|敦煌文化:中国文化的符号和形象
稻盛和夫:一个女人真正幸福的开始,是从失去四样东西开始的
姜广辉《中国经学史》首发 解读经学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意义
东西问·汉学家丨意大利汉学家马克:一位沉醉于中国文化的谦谦君子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让典籍走进千家万户,是文化学者和图书馆人的共同使命
稻盛和夫:真正变得强大的女人,是从失去四样东西开始的
稻盛和夫:一个女人内心真正变得强大,是从失去四样东西开始的

网址: “中国文化的缺漏和真正价值” |《梁漱溟论东西文化》首发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542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