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博物馆送祝福进社区,老人过节体验非遗民俗
原标题:重阳节博物馆送祝福进社区,老人过节体验非遗民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今天是重阳节,我们馆内的乾隆石经里就有《孝经》,孝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10月23日,安定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里充满欢声笑语,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博物馆文化送进社区,带领老人们欣赏馆藏文物,动手体验传统民俗,送上浓浓节日祝福。
“在古代,行敬老礼仪都是在学校进行的。乾隆皇帝也在国子监内修建了辟雍,举行盛大的仪式,邀请全国的老人表达他的关心和厚爱。”活动中心里,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讲解员王星站在大屏幕前,配合图片展示,向老人们介绍馆内与敬老爱老相关的文物古迹,“在辟雍后面,有一棵奇特的古树,叫‘复苏槐’,是元代栽植的。清乾隆十六年,时逢乾隆母亲六十寿诞,本已枯萎的古槐突发新绿,乾隆知道了这件事便为它题诗,并刻在石碑上,立于国子监。这也是尊崇孝道的一个文物见证。”
听过讲解,老人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动手体验传统非遗面塑,制作一只面塑大熊猫:搓出竹竿,贴上竹叶,做一个圆圆的脑袋,点上眼睛……经过老人们的巧手,一只只可爱的大熊猫活灵活现。“真有意思,就跟和面似的。”67岁的高建平和身边的“同学”分享着经验,她说,“我们自己的节日来参加活动,寓意特别好,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自己动手,老有所乐。”
“希望叔叔阿姨们把博物馆的祝福带回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社教部主任燕京说,每年的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该馆都会依托“太学寻迹”品牌举办各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今天为了方便老人们,我们把活动送进社区,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传统节日气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重阳节博物馆送祝福进社区,老人过节体验非遗民俗
西城文艺家重阳前夕送非遗展演进社区
“非遗进社区 文脉共传承”社区艺术展在海口开展
安徽淮南:非遗传人进社区传统文化显魅力
福州“浓情拗九节” 非遗闽剧进社区倡导孝文化
“500娃娃学非遗”7年了,非遗传承点亮学生创造力
河北迁安:“非遗”传人自编鼓词文艺宣讲进社区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重阳节主题系列活动
保定高碑店:民俗展演贺新春 非遗高跷过大年
成都糖画传承展演进社区 居民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