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百家姓:书法艺术与姓氏文化的约会
原标题:五体百家姓:书法艺术与姓氏文化的约会
五体百家姓:书法艺术与姓氏文化的约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漫谈书法与姓氏的巧妙联姻,共享老家河南的独特果实。10月28日下午,“《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瓦库美术馆品赏会”在瓦库郑州眼店举办。在著名作家齐岸青的主持下,曹新林、赵富海、宋华平、杨杰、谢冰毅、化建国、钟海涛、李建强、曹亚瑟、孟会祥、陈中武、刘建中等美术、书法、文学、历史、出版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品赏“五体百家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瓦库美术馆品赏会”由河南省留余文化艺术研究院、瓦库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瓦库美术馆(筹)主办,大河画廊、兰亭设绘承办。品赏活动围绕《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展开,现场特别展出沈鹏、张海、孙晓云、范迪安、李刚田、胡抗美、毛国典、龙开胜等书法名家作品和新出版的《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
《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由沈鹏、张海、孙晓云三任中国书协主席联袂支持,大象出版社历时三载匠心出版,甫一问世,即荣获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的第三十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奖。
河南省文联原主席、河南省书协原主席杨杰评价说,《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是个绝妙的创意,策划人李韬邀请孙晓云、李刚田、胡抗美、毛国典、龙开胜五位当代书坛实力雄厚的代表性杰出书家用楷、篆、草、隶、行五种书体对家喻户晓的《百家姓》予以呈现,可谓打通了书法艺术的‘任督二脉’,使古老的书法艺术辟出新空间,呈现新境界。
“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根之所系、脉之所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最原始、最永恒、最根本的信仰。过度的城市化和信息的全球化让现代人失去方向,百家姓恰恰保留了家园记忆和家族民风的传承,让现代人有一个精神家园和心灵依归。”谈及出版此丛书的初衷,大象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前进表示,越是自然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姓氏文化的传承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家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也常常被忽略。近些年来,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了智慧,从先祖先贤身上汲取了力量。重塑民族精神,光复华夏文明,也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专家们认为,《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用另一种形式寻根问祖,光大姓氏文化,同时为当代书法主题创作,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临摹样本。融姓氏文化和书法艺术于一体的《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卷卷经典、字字传奇,是河南作为姓氏文化发源地、文字故乡、书法重镇,结出的独特果实。
瓦库品牌持有人赵少君介绍说,瓦库美术馆是艺术生活化的一种有益实践,也是艺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窗口。文学图书、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分享会、小型展览都曾在瓦库举办过,12月还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南丁文学奖”颁奖,并同步举办何向阳的摄影作品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品赏会本周六将在瓦库“郑州眼”店举办
文字故乡献上独特果实 《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品赏会本周六举办
《中华姓氏文化大典》将陆续出版
我国5000余姓氏中,仅有这6个姓氏从未衰落,是你的姓氏吗?
用脚步绘制“中原寻根地图”!“姓氏中国·寻根中原”文化探源活动正式启动
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冯志亮教授谈姓氏源考与祠堂、祠产、坟茔解析
这四大姓氏的人群,可能不是炎黄子孙,而是“战神”蚩尤的后人
河南起源地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共同探讨姓氏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迁居中国,更改姓氏低调生活,如今已有170万人
“姓氏中国·寻根中原”文化探源活动启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