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之下》背后的历史知识第二辑

原标题:《繁城之下》背后的历史知识第二辑

繁城之下蛀虫篇

电视剧《繁城之下》真的到处都是虫子啊,故事的发生地名为蠹(dù)县,你看,一个字下面就有两个虫字,此外,电视剧《繁城之下》还有另一个名字《青蝇宴》,这似乎暗示着看似繁华的城市下其实满是蛀虫。

在《诗经·小雅》中就有一篇关于青蝇诗歌: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翻译成白话就是,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篱笆把身停。平和快乐的君子,不要把那谗言听。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酸枣树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扰乱四方不太平。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榛树枝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离间我俩的感情。

不知道编剧为电视剧取名字的时候是不是参考了这首源自《诗经》的诗歌,但这首诗歌的意境和电视剧所要表达的似乎非常契合。

在电视剧片头还出现了很多虫子的镜头,但这张图中的并非是某种昆虫,而是一种名为蚰蜒的节肢动物、又称“百足虫”或草鞋虫,平时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环境中,在人类居家环境中十分常见,说不定某个潮湿阴暗的夜晚一开灯,就发现蚰蜒静静地爬在雪白的墙面上,就如同电视剧中的各色人物,平时或许就在身边,但真实的一面却暗藏深处,即使认识了许久,似乎又完全像个陌生人。

古人如何打板子?

在电视剧《繁城之下》中多次出现了打板子的戏码,在唐朝以前,打板子都是打后背,即所谓“脊杖”,这是一种杀伤力非常大的刑法,受刑者往往要赤裸上身跪坐在地上受刑,行刑时棍棒不仅容易打伤脏器,还可能打断人的脊柱,致死率非常高!

一直到贞观年间,唐太宗在看过了无数骨断筋折的惨剧后,正式将打板子的刑法由“杖脊”改成“杖臀”,从此“打屁股”才成了打板子的主流。“杖臀”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也很容易把人打残甚至打死,这就完全取决于行刑者的“手法”了。

衙门里掌刑的衙役,绝对是靠手艺吃饭的,“怎么打”是一门高深学问,法杖在手,生杀、轻重全在他们一念之间。《历代刑法考》中记载,执行杖刑的衙役们,事先都要接受训练:

先缚草为为二人,一置砖于中,一纸裹其外,俱以衣覆之。杖置砖者视之若轻,徐解而观,则砖都裂;杖纸裹者视之极重,而纸无分,能如是则入选。

扎两个草人,一个外面穿衣里面放砖,练习“外轻内重”,要求衣服不能打破,但里面砖头要打碎;另一个外面穿衣里面裹纸,练习“外重内轻”,要求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这样才算合格。学会了这个手艺,就算是找到了“肥差”,能捞不少外快,关于这点,电视剧《繁城之下》中剧情便有所参考和借鉴。

清朝方苞在其《狱中杂记》中,记载了一件他亲眼所见之事:三个犯人同受“杖刑”,一个贿赂了三十两银,结果被打伤骨头;一个送了六十两银,结果只伤皮肉;一个送了一百八十两银,打完当天晚上就健步如飞了。

贿赂了三十两银子仍然被打伤骨头,那些没钱行贿的人会是什么下场?恐怕能活下来都是奇迹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聚焦少儿社会科学
让经典融入身心,“中华经典通识”第二辑也来了
书单丨“中华经典通识”第二辑
赓续非遗文脉:《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发布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非物质文化系列”发布
5本比较火的秦汉三国小说,构思很不错,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
大结局一切真相大白!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一行来汾酒考察调研
“日新文库”第三辑书目公布!第四辑开始征稿!|寻找45岁及以下青年学者的标杆之作
李坤城的妹妹控诉林靖恩“三宗罪”,为夺房产选择在病房结婚

网址: 《繁城之下》背后的历史知识第二辑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760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