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碎片与时代情理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研讨会举办
原标题:个人碎片与时代情理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高凯)“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二期”日前在北京市文联举行。本次会议主要以杨庆祥作品《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为研讨对象,二十余位学者、评论家、作家参会。
杨庆祥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文学评论家、诗人、作家,曾获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鲁迅文学奖等。《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是杨庆祥最新的文学随笔集。全书由“共饮的花园”“好些时间在荒原里”“走进人间的烟火”三个篇章组成。在细腻的文笔之下,杨庆祥讲述了自己在国内外旅行的所见所闻,文中既有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又有令人难以忘怀的自然之美。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供图
《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认为,杨庆祥的作品中充满对当下的深入思考,《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更是在时代罅隙当中、琐碎当中看到时代的精神结构和时代真正的本质性。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示,杨庆祥书里关注的是当代人,他是一个时代精神生活非常敏锐的观察者,也是一个时代精神非常锐利的批判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所思考的问题对于广大当代青年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指向。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认为,杨庆祥在创作和评论中呈现出来的感受和思考都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情绪和时代气息。在他的笔触中,随时能看到情与理在如何兼容。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的书名给《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认为,杨庆祥是一个敏感的人,而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或许就是在想象中的精神生活。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文珍从杨庆祥的作品中看到一个作家非常感性的表达,敏锐的判断,鲜明感受到作者对心智生活的高度要求,还有让人敬重的精神的骄傲。
作家刘汀认为随笔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知识学术性,第二是有足够的现实感,第三是写随笔的时候需要足够的坦诚、足够的诚恳。而杨庆祥的《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涵盖了这些特点,具有一种开放、开阔的视野,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稀缺、非常重要的。
杨庆祥在研讨会上发言。刘思怡摄
杨庆祥表示,《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中包含自己20年前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这本书是自己的思想和个人生活碎片,生命、生活经验的记录,同时,也是对同时代人,某一个瞬间的感觉、感情的记录,对自己来说具备重要的阶段性意义。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聚焦当代文艺批评与时代精神生活之联系 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
聚焦江西诗派文化遗产 江西诗派与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举办
研讨|《人生之路》: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澎湃交响
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研讨会在京举办
南阳师范学院举办“文化自信、世界主义与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中国·涡阳第五届老子道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
“新媒介与新技术: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厦门举办
徐坤长篇小说《神圣婚姻》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年轻人为何还读报
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开幕式及研讨会举行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