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明咋说:在一个找猪、养猪、杀猪的世界里,只剩下安宁的小村与无归的我们

原标题:唐国明咋说:在一个找猪、养猪、杀猪的世界里,只剩下安宁的小村与无归的我们

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在一个找猪、养猪、杀猪的世界里,只剩下安宁的小村与无归的我们

————————————————————————————————

————————————————————————————————

(提醒:在本篇正文后,可以了解我出版的书与我的思想,及我开创的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

【半途主义就如主张“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的唐国明在《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与《零乡》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

集开创,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

安宁的小村与无归的我们——来自唐国明长篇《零乡》

————————————————————————————————

(1)、稻子

谷子金黄,金黄的谷子只能长在稻草上。多年前为了守卫稻田,死去了多少儿郎;多年前,金黄的稻子长在山坡上,几个农人坐在田埂上,闪动着他们古铜色的臂膀

稻子死在稻田上,秋季枯黄之后,又在春天生长;像人类一样,面向黄土,屁股朝太阳;一代又一代,人丁兴旺,香火不断

农人金黄如一根稻草,在梯田上枯老;决不让后人躺在自己创造的无价财富上,对自己清贫的一生大声地发出嘲笑。他劳作的歌唱,在天空回荡,他劳作的诗是那么古老

稻子来到世上结出金灿灿的稻谷。大风吹过,稻浪起伏。一夜的风一夜的稻谷。风越刮越猛,敲打着天空,敲打着农人的窗户。农人躺在床上,他听着风吹着稻子,听着稻浪起伏

秋夜的稻子在山坡上喊叫,喊叫农人去收割

推开房门的农人,坐在月光下,抽完一袋烟后,面对着一山坡的稻子。他不知道他死后,这一山坡的梯田,还会不会有稻子长出

稻子熟了,农人赶夜补着箩筐

这些山坡上的景象如大风向远古吹扬,一阵又一阵风吹我到一个又一个地方

风吹出了我的骨头,把我吹成一根金黄的稻草,把我吹向一个又一个山坡

春天一来,耕牛拖着犁,犁开了深深的稻泥;空荡荡的稻田转眼一片青绿,稻浪如大海开始起伏

夜空下的稻田,火把在东晃西晃。这把田野上的火把,一直在晃。那些一把把夜晚晃动的火把,把山坡的黑夜与世界照亮

每在有火把的黑夜望着父亲伏案疾书的背影,听着风吹稻田的声音,就想起,那一坡稻田是农人父亲一生,用血写在大地的书本

山后一山的树木,山前是一山坡稻子结的稻谷。田地里回荡着镰刀割稻子的嗦嗦,稻束在农人的手中挥舞

农人割了一丘又一丘,打稻人在禾桶里打了一束又一束

一把又一把金黄的稻草被散开,一箩又一箩谷子,金灿灿地在田埂上摆着

一个又一个农人挑着一担又一担谷,归向炊烟袅袅的木屋

木风车被母亲摇得哗哗作响,木叶片在风车圆圆的鼓里飞转,朝下对着箩筐的口子哗哗吐出金黄的谷子,颗粒饱满。父亲与母亲就这样一直忙到太阳藏到山上,一直忙到把满山坡收回的谷子,颗粒归仓

我与姐妹们帮他们卷晒谷场上晒谷子的晒席,一直卷到晒席收到自家的楼上

夜晚坐在火堂边上,火从柴里吐出光芒与温暖;一家人的脸被火光映得闪闪发亮

屋外,丰收的山坡;呆会,就有满坡雪亮的月光

村庄站在山坡上,木屋站在稻田中央

劳作的农人把稻子收割后,干干的稻田留下稻子的稻桩。稻桩像一个又一个字排成的句子,留在稻田这一页又一页纸上

一坡的稻田,如一坡的纸,一张又一张呈梯阶式地堆向天上;这首诗被一双双勤劳的手,一直重复地写着,已写了几千个春秋

几千年了,老祖宗们都生活在稻田的中央,尽情地为稻田帝国歌唱,安静自然地生长

稻草死在稻田上,一把又一把金黄的稻草,散发出被太阳晒干的味道。草堆越堆越大,草堆一下就像一个圆形的粮仓,耸立在月下。稻草收到草楼,稻草堆在草楼上。金黄的稻草将被冬天的牛一口又一口吃光,牛拉出稻草香的粪便将在春天又被农人挑到稻田上,让稻子在稻子的尸骨上生长

大雪纷飞村庄,村庄山坡上的梯田如一片片半月发光,它们在除夕的炮声里不停地摇晃

风吹在风上,风吹在稻田上,一块一块梯田在看着天上

内心空空,空如一个无谷的粮仓,空如被收割后的稻田,空如一只又一只没装谷子的箩筐,空得只有风吹过的村庄

在一个生长稗草的地方,真正的稻谷怎么生长?在扬言不需要稻谷的山谷,稻谷顶天立地占据了中央

稻子在梯田里生长,稻子生长在水中央;稻子在闪光,稻谷如汗水,滴落在稻谷上

农人已去了远方,只留下寂寞的稻子,在山间的田野生长

一页又一页残忍的历史翻开在稻田上,一个又一个儿女的身体曾把每一寸土地,紧紧压在自己的怀里

大风吹上山坡,吹下了满仓库的稻谷。风刮走了农人的丰收,农人在大风中一无所有

从春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雪花落满山坡,田园已经荒芜;农人像候鸟,一下向南一下向北方,一下回到这个曾背着犁牵着牛的故乡

月亮下,坐着我坐着你,也坐着山岗;风吹过夜,吹着窗,吹过无边的空旷

整个山坡在风声中,摇动如高悬天空的一面大鼓,被风咚咚地敲着

山坡已被大风刮走,风也把农人从这个山坡上刮走了。农人似乎生活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星球里,农人平凡地被埋在自己的故里,农人将如此被世界忘记

阳光如金黄的稻谷打在墙壁上,稻子的泪滴像稻谷流出了村庄

稻子不再是稻子,田野已不再是田野,稻子在没有四季分明的屋下,不歇昼夜地生产食粮

一棵稻子长在黑夜的天上,稻谷如星星在天空,金黄闪亮

那山里的田野已荒凉,稻子被种在了天中央。我如一棵稻子,被种在了水泥地上。唯有天空像一个房子,收留了稻子的影像

黑鸟从黑夜飞出,黑鸟要飞往何处?我就这样一直站在黑夜下遥望

我如一棵稻子,被移栽在远方。结出的文字灯盏,如稻谷在纸上灿烂金黄

父母还在故乡,守着稻田,在沉默的月下,看扬火虫闪光

我也曾是一个农人,也曾住在那个古老了几千年的村庄,曾每到风吹山坡,风吹稻子,望着无边无际起伏的稻浪,我成了幸福的诗人,如同生活在幸福的中央

今夜,在远方的我,坐在稻田中央,坐在摆在稻田中央的桌子旁;在我的眼里,山川没有什么高低上下,都为了活在大地上,在拼命地挣扎

我就这样,从远方写到田野,从麦子写到稻谷,从胡山界村写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我就这样,在诗里活着,在诗里栖居着

(2)、无归的我们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唐国明说:此刻安处是零乡。

无归的我们,只能在路上东躲西藏。

知识分子的责任是:帮看不见的人看见,帮发不出声音的人发声,在线条、语言、数字组成的文本里创造观念,说出事实与真理。

我们将我丢失了,我们成了我们;当我成了我们时,我已不在。

一切在将你捆绑,你在不断挣脱后被捆绑、挣脱后被捆绑中成长到死亡。

我们不过是处在无归之流中的水,或是处于无归之流中的石头。

《零乡》是一个湖海,所有的水与草木、沙土、石头都是这个湖海的一部分。

人最怕的是没有路可走,只要还有条路可走,哪怕再艰难,还有条可走的路。

路是过日子过出来的。虽说过去是累加值,现在是即时值,未来是无限值;但我认为,此刻好,就是好。

一此刻又一此刻,由未知成为你的已知,从已知成为过去。

只有此刻让我与此同时。此刻有一个有村庄、有麦子、有自由、有诗、有远方的大野中央,就该知足。

自14岁起,为了成为作家,为了找到一个让自己安静写作的房间,读完高二后,我去过县城,去过长沙,去过上海,去过南京,去过北京,都没有找到一张能让我安静下来写作看书的书桌。直到1998年秋,到湖南师范大学念书,到2002年,在大学校园内,岳麓山脚下,才有了一间让自己能安静下来写作、看书的房间,才有了租来的8平米,让自己写出了鹅毛诗,再现出了找到的《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开创了半途主义、诗意流。让自己成为了著名作家,成为了集文学家、红学家、哲学家于一身的文学大师。

世界就是一个找猪、养猪、杀猪的世界。事情永远只是告一个段落,事情永远没有结束。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你躺进坟墓里去了,还有人说你骂你一万年。

应试教育是培养听话的职业人,而不能孕育从0到1的开创性人才。

天之文为我所见日月星辰,地之文为我所见山川草木,人之文章是精金美玉,经万写而偶得一、二。

我是吹进这个时代的山风。我们是被文化内化的一群。被法威逼,被道德利用的我们,活着就是一场病疼。

人只有像太阳一样,升得越高才能照得越广。

山遥路远,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离别之前。此刻你还活着就是胜利。明天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都不知道。

在不跟着钱走就跟着权走,不跟着权走就跟着钱走的人世,天才是靠傻逼的骂声而名扬千古的。

文学就是永远在途上的万古愁。

在世人眼中,我过的是自由而无用的生活。

人生不过是一堆燃着的火,从一个火苗越烧越旺,最后越来越小,直到熄灭,留下一堆随风而散的灰。人生不过是一堆燃着的火,此刻燃着就燃着,此刻灭了就灭了。

过去的永远过去,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认识世界、克服困难、洞悉所有、打破局限、面对危险的我们,不过是在地铁与办公楼里钻来钻去的老鼠。

在8平方米“大野中央”的我,我就是太阳,不需要任何光亮。对于我来说,见到女孩,就如见到清风明月。

世人回报给天才的就是嫉妒。

处在望闻问答网络时代的我们,虽然有来生,但不求有来世。

人的一生,尤其说在某某大城市呆了一辈子,不如说在某把椅子上或某个流水线工位上呆了一辈子。

任何飞扬向上的思想,都会淹没于向前看与向钱看的俗世之中。

从前、过去、现在,一路上有你,一路上有我,总在半途上的我们,只有归属于此刻。

我是物质上的穷鬼,灵魂上的贵族,在我租来的8平米内,书香依旧。

我们处在一个迅速变形的世界,所以我们无家可归,无路可逃,只能归于此刻。

半途主义就是:1除以2的n次方与2的n次方,回不了故乡,也抵达不了远方,只有归属于此刻。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想做什么,才是自由。

事物有看得见的作用,有看不见的作用。看不见的东西决定了看见的东西。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灵魂,看得见自己的肉体。

心里有数的人,总是从无所为而为,再到无为而无不为,最后无心而为。

(3)安宁的小村

∮1:两盏小灯

两盏小灯,两盏小灯,一盏照着我,一盏照着普希金;一盏在俄罗斯,一盏在我住的小村;一盏照着俄罗斯自由的命运,一盏照着我的笔,在雪白的纸上,为诗歌叫喊不停

两盏灯,两盏灯,是大地上两个小村

小村小村,分外安宁,都在安宁中如两盏小灯;一盏照着我,一盏照着普希金

∮2:两座小村

我们是装着麦子的两座小村,村庄的麦子如满天的星星,它们在黑黑的夜里睡得好沉,它们在倾听着彼此的声音,彼此承担着明天的命运

这就是麦子,这就是麦子,吃麦子长大的我们,麦子填满了我们全身

我们两座装满麦子的小村,五千年来睡得很沉

∮3:打麦的人

在打麦场上打麦的人,是我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他高举麦束,月亮为他照明

打麦的人啊打麦的人,他打麦一生,他丰收一生,他的一生是麦子落地的声音

他汗流满面,他叫喊声声,他就这样建立了自己洁白的小村

∮4:受苦的人

我是一个受苦的人,端着泥做的碗,喝着木桶的水,光着膀子,秋收春耕

我收割了痛苦,收割了幸福,收割了清风明月,收割了快乐

我爱着尘土,爱着用血换来的生活;我在月下,披着白色的羽毛,在人间深居

∮5:丰收的时候

打麦的人,打麦的人,在秋天的阳光下打麦不停

丰收的风吹个不停,去看看麦地去看看马,提着马灯的人,睡在这个小村

她提着水罐举向我的嘴唇,她帮着我割麦跟着我呻吟

∮6:在你的河岸上

我把一双雨鞋挂在了门外,我就这样坐着坐在山村

山村谁在寂寞,谁在麦地丰收,在你的河岸上,我打麦一生

我背着柴禾,从太阳下走过;你日夜奔流,我拔柳痛哭

你要走了,我不觉孤独,你扑向远方,远方的远方也有丰收

∮7:安宁的小村

雨珠滚滚,雨珠滚滚,湛打着麦地;麦地在呻吟,我站在麦地,如一个看麦的人

那地上的白菜在安安静静地长,冬天来了,我把白菜收回村庄;我每天吃着白菜听白雪敲窗,我昏昏沉沉地坐在火炉旁

我安宁的村庄啊,我安宁的老母亲;她安宁如一座雪山,座落在这个小村

∮8:背着鱼筐

太阳的血流在麦地上,太阳的血溅打在村庄,打溅在村庄的树上;树叶红了,酒红色的叶子,在太阳的血中哗哗的响

我背着鱼筐走向海洋,用鱼把鱼筐装满;从此去过幸福的生活,枕着麦子睡到天亮

再把鱼筐洗得如一只发白的碗,好收麦归来,再背着鱼筐走向海洋,去一网一网的捕获,捕获大海的宽广

∮9:小灯

小灯小灯,照亮了小村,照着我小小的心

看着窗外天上的小灯,天上的小灯屋里的小灯,一起照亮了我黑黑的眼睛

天上的小灯,它们仍然是那么小,可我的小眼睛大了;在我的大眼睛里,小村小了,小灯更小,小小的路上再也没有我小小的脚印

∮10:这里

村庄美丽,麦地美丽,在生活中我们为何还要,依着美丽的青山哭泣;是爱情没了,还是丢失了麦地

为何跑到这里,这里没有我一个亲人,全是陌生人

秋天深了,为何还不去摘取,摘取自己种出的果实;为何还不去收割,那盼着你去丰收的粮食

∮11:走出山坡

天空射下雪来,雪落大地,大地上站着你,你来自何处

你与我相逢,相逢在美丽的雪地,你是雪地上的村庄,还是雪地上的麦地

走出山坡,走出那一无所有;我告别了一切,走向大河,走向开满鲜花的草原

明月高悬,天空如此高远,天空如此富有,我为何如此一无所有

∮12:那些日子

那些日子,那些破碎的日子,那些不幸的日子,我满身是伤

那些日子,我暴跳如雷的父亲,耕种着麦地,收割着麦子;不停地喊,不停地说,喊说累了,背靠着稻谷,背靠着麦子

那些日子,我的九座村庄,是我九首行云流水的诗,是我九个明月清风的姐妹;我不能靠近也不能远离,我只能一天一天看下去

那些日子,风高高的吹,风早早的吹,吹过那片美丽的草场;我打马而去,你的草原一片金黄

那些日子,在十月最后的一夜,我开始写你的眼睛,写你的嘴唇;你一生如水,我不能说不爱你,也不能说爱你;我的一切,如荒凉后的大地

那些日子,那座无人居住的村庄堆满了白雪,它沉默在无人的远方,我的远方更像一座无人居住的村庄

13:打麦

风吹着村庄,风吹来了麦浪;村庄空空,麦浪声声,我敲打着她的门,我是一个打麦人,我是她的心上人。今夜,我们打麦吧,一起打麦,风吹不停,打到鸡叫天明;我们打麦,欢笑不停

∮14:从今夜起

你我的黄昏降落而去,星月悬空高挂;你我回到村里,村里的忧伤闪亮一地

我不爱你,你又将远离;我站在山岗上,看着你远去;我热泪盈眶,打麦哭泣

从今夜起,我要一个人生活;我打开水缸,做饭洗衣,在炊烟的生活里,打麦娶妻;养一群孩子,收割麦地

从此,把麦子抱在胸膛上,面对麦地微笑下去

(4)、不断在过去的此刻

阶层固化只能让我停在此刻。我不是一代宗师,我是千秋万代。如此现实如此思着、醒着、梦着、飘着的我,用诗意流方式传播半途主义哲学的我,我来过你的世界。

媒体只有能力解释、呈现我的命运,没法改变我的命运。

是无形控制了有形,还是有形控制了无形;是抽象决定了具体,还是具体决定了抽象。

1除以2的n次方,告诉你,路越来越短;2的n次方告诉你,路越来越长。

有的人50岁以前,属于2的n次方;有的人50岁以后,属于1除以2的n次方。

解释世界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文学的世界、哲学的世界在解释现实的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在实现文学的世界、哲学的世界。

过去的此刻、现在的此刻、未来的此刻,都在此刻。在途上,你的前面是未来,你的后面是过去。此刻,意味着来到此刻,我们不断来到此刻,此刻在不断过去。

在30天的鸡、60天的鸭、6个月的肥猪进万家的此刻,通江达海的商业化已经把世界变成了坟场。面对这样境况的每时每刻,人都活在死前的那一段。

(5)、麦地上的早晨与黄昏

∮1:什么时候

在什么时候,你最寂寞;在什么时候,你面对村庄痛苦;我举酒高歌,庆祝丰收;在丰收的麦地上我喊叫着;我是一个打麦的人,我为自己打麦,我有自己的麦地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快乐,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痛苦;我坐在村庄,坐在一滴泪水上,坐在一滴麦子上,坐在一滴血上

什么时候,大地上的打麦人打开了村庄的门,打麦人告别了村庄,告别了麦地

什么时候,众人齐集麦地,我打麦沉默不语;众人散去,荒凉的大地上只剩下麦地与我,两个难兄难弟

麦地茫茫,泪水流淌,我点上灯,把自己照亮;我扔下镰刀,丢下麦筐,我坐在黑夜丰收的村庄

∮2:金黄的麦地

生硬的黄土,人丁兴旺的黄土,把麦子举在胸膛上

麦子是黄土上的大海,麦浪一夜又一夜敲着,敲着农民朴实的窗

窗内一双双黑眼睛,望着丰收的麦地,望着月亮下金黄的麦地

农人啊靠着他窗下的床,一辈又一辈地听着麦浪

那是他们一辈子单纯的梦想,那是他们一年又一年欢天喜地收割的辛酸

∮3:麦子麦地

麦子啊痛苦的麦子,痛苦的麦子长在黄土上,它是黄土痛出的金黄

泪水汇流,泪水汇流,黄河在奔流,黄河在奔流,九月的麦地上,站着受苦的人,站着受苦的村庄

∮4:破旧的门

那扇破旧的门,破旧的门

母亲啊母亲,她每天望着那扇破旧的门

那尽头的尽头,挂着她的心

∮5:我被摆在

我是大自然的一个水罐,我是大自然的一只碗,我被摆在我的麦地上

每一片绿叶是我的嘴唇,我仍是一只水罐,我仍是一只碗

我被摆在我村庄的桌子上,我被摆在天空这个地球的中央

∮6:打柴人

村庄,面对你,我头顶鲜花,身披树叶;我从山里归来,今天,我什么也不理

我是一个打柴人,坐在椅子上的我,身依山林

暮色已深,太阳累倒了,滚下了山顶

打柴人打柴人,砍柴一生

∮7:一年四季

这里少女成群,这里河水清清

春天过去,麦地的秋天又悄悄降临,头上的月分外的明,我只能打麦到天明

今夜有风,今夜有月,还有我的嘴唇;面对美丽的鲜花,我用酒杯畅饮不停

雪打着麦地雪打着明月,我紧紧关着我的门

风雪已停,我扶正了帽子,我竖起了衣领

∮8:麦地上的早晨与黄昏

母亲早晨生我为人,我中午就成了一个打麦的人;父亲在黄昏让我娶亲进门,我从此一事无成的成了打麦的人

儿女成群,叫苦不停,我打着麦子也打着妻子,骂着妻子也骂着孩子们

吵闹不停,叫喊声声,早晨去了又是黄昏;夜里我抱着妻子,明天还得睁开眼睛

∮9:妻子的麦地

今夜,树叶安睡村庄,果实沉落桶底,灯光下的妻子分外美丽;她闪亮的眼睛与双乳,如丰收后的两个果实,等着我这个摘果的人去摘取;她如秋天的身子,满身是蜜

我脱去她金黄的睡衣,开始耕种不停,耕种一生,耕种这块我夜夜不能休息的麦地

这块麦地让我夜夜生而死去,我决定一生埋入这块墓地

∮10:路过

茫茫的水面上,是天鹅的村庄;天鹅的羽毛,在村庄飞响

我骑马而来,我两手空空;我旅途劳顿,我孤身一人

∮11:不知何时

不知何时,我的故乡不再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的故乡是小时候那一个,月亮一样纯洁的想象

∮12:春天的麦地

雪睡在我的麦地,它在麦浪上,轻轻地呼吸;我孤独地守望,守望这夜的月亮

白雪已经远去,春天春天,春天的梨花满园

春天眨眼远去,野花啊野花,野花还在开

春天春天,酒杯里的香气

∮13:金黄的麦地

天空万里无云,今天,我带着水国的声音;我投奔无门,只有去麦地上走个不停

金黄金黄的麦地啊,是北国的阳光;我在麦子的阳光里,听风看云

∮14:生存在黄土上

麦子长在黄土上,它是黄土痛出的金黄;麦浪一夜又一夜敲着,敲着农民朴实的窗;农人靠着他窗下的床,一辈又一辈的听着麦浪

天鹅在今夜飞离了村庄,它们经不起南方的呼唤;它们飞走了,飞得如河水那样响

我静默如今晚的窗,历史就如此永远地涂写在我的背影上;我面朝黄土背朝天空的形象,被嵌进了历史的镜框

————————————————————————————————

唐国明定理:

1、“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与奇数;且两不对等素数与奇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2、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3、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半途就是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

唐国明说:文学是人类共同猜想的方式。

唐国明说:尤其为利禄等死,不如为千古留名而生。

唐国明写《读项羽》诗说: 宁学项羽做自我,不学古人成皇奴;了却天下纷争事,只给虞姬当丈夫。

唐国明说:我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我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唐国明说:我说的“长风情怀”就是流传千古的抱负”;我说的“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对一件造福万世之事的坚持。

唐国明半途哲学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就如半途主义开创者唐国明,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方式,在他的半途主义三部书《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零乡》中所表述的那样: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抵达2时再奋进地抵达4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

唐国明2019年6月出版开创半途主义的《 鹅毛诗 》集。

唐国明2022年出版,具有飞诗流意、鹅毛飞扬结构,开创“半途主义”“诗意流”文学的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这是一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史诗与交响曲。同时,《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既是诗歌史中海子想耗尽心血没有实现完成的,而唐国明自然完成的大诗,又是小说中的史诗。更是《零乡》的另一半。

……………………………………………………………………

唐国明介绍他的书《零乡》时,如此说——

《零乡》写出了一千万个理由不能成为作家的唐国明却成了作家的原因。也写了唐国明如何从仰望星空到成为被仰望的星空历程。

《零乡》是一本你读起来没有负担,读后余音绕梁万年不绝的书。你可以随时读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或一个小时,也可以挑着或跳着随便读几节,就可以随时放下来,忙完你该忙的事,又可以看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书;你从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进入我的生活,但又觉得永远没有结束,永远在继续,永远在循环;也就是说你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一节开始循环读下去。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乡》是一部,是文学也是哲学、是史诗也是散文随笔、是诗意流小说也是百科全书式自传。

《零乡》更是一部融鹅毛诗、半途主义、自由古体诗、红学、数学为一炉的诗意流百科全书式自传小说。

若说21世纪是流行我唐国明提出的半途主义哲学的世纪,那么《零乡》注定是一本以小说、百科全书、自传,传达唐国明提出领悟的半途主义哲学最易懂的好书与扛鼎之作。更是一本开创了文集式、鹅毛诗式的形散神不散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小说。

《零乡》以“来回拉抽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的内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历程将此书更好地结成了一个叫“零乡”的体系;突出了人类重复此刻、此刻重复的重大哲学主题。同时《零乡》文本中用一种年月日期时间的方式,表达了速变时代,我们被置于一种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零乡”状态。

————————————————————————————————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唐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作者简介: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

唐国明是谁——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风中人;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文人;

一个胸怀惠泽天下、造福万代;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主义哲人、诗意流公子;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红楼梦中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以汹涌之势圣洁诗歌神坛的脏泥污水,以大风吹送鹅毛扬空之力让诗歌重回不胜寒的高处”的鹅毛诗人

一个主张去除框架束缚,把古诗写得天然上口、自然成声、水到成流、清水出尘的自由古体诗人。

一个“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的半途先生。

………………………………………………………………………………

体现在唐国明身上的半途主义人文精神,如唐国明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 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 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 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富天下之力/ 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

——————————————————————

………………………………………………………………………………………………………………………………………………………………

唐国明,男,汉族,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融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半途主义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因再现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南方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半途主义文学探索“诗意流小说”原创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义探索小说扛鼎之作“鹅毛小说”《零乡》。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20年10月29日与10月30日,唐国明因微博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 “亿万流量”的热门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唐国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开创“诗意流”的百科全书式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2年4月8日正观新闻全网发布关于唐国明的新闻《湖南一男子蜗居22年复原红楼梦》,报道唐国明开创半途主义和鹅毛诗。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2023年5月写唐国明追梦之事的《蜗居8平米每天开销不超10元,他被困在“红了梦”里》一文,上澎湃镜相5月榜第2名。

…………………………………………………………………………………………………………………………………………………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与奇数;且两不对等素数与奇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为:

t﹦[(t÷2)﹣q]+[(t÷2)+q]

(除素数2与5外,其素数个位数取数范围只能在1、3、7、9中循环取。)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就是我们的现状——作家唐国明在《零乡》中咋如此说
著名作家唐国明在《零乡》前言中咋说: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就是我们的现状
唐国明在《零乡》中咋说: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就是世俗现状
咋说著名作家唐国明:是一个物质世界的穷人,精神世界里流传千古的富豪
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我们都是在躺平、站起来,躺平、站起来的途上度过一生
半途哲人、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我们生在一个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时代
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零乡》是一本讲述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咋说著名作家唐国明是这个浮躁年代剩下的文人
唐国明咋说:为了梦想,可以住在一个苹果小的房子里,相拥着为柴米油盐算计
著名作家唐国明咋写诗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无用地匆忙在半途之上

网址: 唐国明咋说:在一个找猪、养猪、杀猪的世界里,只剩下安宁的小村与无归的我们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94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