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岭》,为大爱之光赋亮

原标题:《龙岩岭》,为大爱之光赋亮

《龙岩岭》石瑛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该书属于“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被山西省作家协会列为重点扶持作品。这部长篇小说以少妇方玉岭忍痛收养了一个弃婴所遭遇的风波为主线,生动鲜活地展现了抗战、土改,直至改革开放半个多世纪,太行山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折射出小人物在大背景下千回百转的时空命运,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面对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坎坷人生。

石瑛继《末代翰林李用清》之后,又一部长篇小说《龙岩岭》被山西省作家协会列为重点扶持作品,近日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围绕少妇方玉玲偶然收养了一个侵华日兵弃婴所致生活突变展开叙事,全景式记述了太行农村抗日战争前夕至改革开放半个多世纪跌宕起伏、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棱镜般透射出方玉玲、小锤、铁锤、冯弘等人物爱恨交织、艰难图存、顽强跋涉向前迈进的大美人性,在探究深层文化土壤、伦理秩序更迭、精神世界嬗变的同时,深深地切入太行农村的内部肌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龙岩岭》是一部典型的具备太行风土人情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方玉玲,既有大山般挺拔倔强的性格,又具大悲悯、大慈爱的胸怀。在恶狼叼走她娃的当天,她竟然上山杀狼,报仇雪恨;而她面对杀害她父亲、婆婆和诸多村人的仇人——日本鬼子撂下的婴儿,不但下不得手,而且遵循“人命大如天”的古训收养起来。这么一个悲情的开头“撬动”起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冲击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村人视她为仇人、异类,亲如手足的女友与她断交、打斗,在前线打鬼子的丈夫跟她翻脸、离婚。为抚养和呵护这条小生命,她吃野菜、卖辫子、挖矿石、修水库,在几乎一色男性的矿区和水库工地,她用艰辛驱逐心头的悲苦。尤其丈夫“投敌叛变”被所在部队枪毙的噩耗传回村,她便无奈地选择了“万般艰难一死了”,却为了这个可怜的娃儿,又苟延残喘活下来……

抗战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题材。而在石瑛笔下,龙岩村的阖村自卫和痛打日寇的方式与众不同,别具匠心。他们妙用“悬崖村”地势,冬季挑水造冰,夏秋砌墙筑垣,阻挡鬼子的蹄腿。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山上资源,动手制作黑火药,自造土雷打鬼子……龙岩村的中心广场佛钟场,是个造型、规模和气势世所罕见的“故事舞台”。场子上的佛钟台、佛钟架、罗汉柱宛若一幅描绘精致的水彩画,呈现出一种艺术装饰的特殊效果。尤其佛钟架上垂吊的那尊神奇的大佛钟,俨然一个“镇村之宝”,与村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从村长冯弘被鬼子烧死在佛钟台,烧红的佛钟也被浇水激裂砸碎那天起,龙岩人便卷入了血与火的旋涡,同时也展开了不遗余力抗击侵略者的斗争。

《龙岩岭》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给人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震撼。小说中的人物在漫长的社会转型中迷茫、困顿、撕裂、对峙,继而拨乱反正,在探索前行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印。阅读小说,会随着叙事进程的推进,步入一道血雨腥风、云遮雾罩、沟壑纵横、飞湍涛进、云开日出的长长画廊;每一个人物的思想脉动、价值取向、行为轨迹,都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波澜起伏,展现出影视剧般清晰可见的、固有的山水林草和独特人物形貌。在纷繁复杂的人物事件和故事渐进中,既看到了核心人物性格发展的统领,又看到了时势推动社会变化的动因,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斗转星移时光逝,人间大爱济世长。综观整部小说,时间跨度长、构思巧妙、人物形象生动鲜活,结尾带有悬疑悲凄无法预断的色彩,读来有一种悠悠厚味,令人回味无穷、掩卷沉思。

王长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龙岩岭》,为大爱之光赋亮
汉剧为媒牵粤闽 大型广东汉剧《王昭君》在龙岩上演
到“最美丽的小城”去 全国著名作家走进龙岩长汀开展采风调研活动
“大地之光”为青年创造大舞台
龙岩漳平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主题文艺活动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在新乡县举办
请文学来到大地上,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将打造文学景区
以汉剧为媒 促闽粤交流
“世纪剧院”第二季启动,世纪汇广场以精神内涵赋能商业升级
从岭上人家到小康之家

网址: 《龙岩岭》,为大爱之光赋亮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965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