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独奏会,尽享俄罗斯钢琴学派极致魅力

原标题:一场独奏会,尽享俄罗斯钢琴学派极致魅力

丹尼斯·马祖耶夫

高建

世界表演艺术史上,能与中国京剧的流派纷呈相呼应的,大概只有钢琴、小提琴、芭蕾舞艺术,在过去两百多年间形成的诸多学派了。学派的诞生,标志着一门艺术的成熟与繁荣,也对应着曲目、剧目的丰富多元和表演人才的群星璀璨。就当代钢琴演奏领域而言,影响力最大、演奏名家最多的无疑是俄罗斯钢琴学派,从备受乐迷追捧的索科洛夫、普莱特涅夫到纵横乐坛的基辛、特里福诺夫,甚至包括中国钢琴家郎朗、王羽佳,俄罗斯学派对技巧的极致追求、对情感的细腻传递,都直接塑造了黑白琴键上的美学典范。

自1998年斩获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钢琴金奖开始,丹尼斯·马祖耶夫的名字就位列新世纪俄罗斯钢琴学派代表人物之中。众多欧美权威乐评人都将他的演奏与里赫特、霍洛维茨等传奇钢琴大师相提并论,这位“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取得的荣誉、合作的乐团、亮相的重要音乐节已经无法胜数,也许与他合作最多的指挥大师捷杰耶夫的评价最能说明问题:“每当我和乐团希望演出钢琴协奏曲、特别是俄罗斯音乐家创作的协奏曲时,我脑海中只会闪过丹尼斯的名字,其他所有的选择都要等到他确实无法参演后再作讨论。”11月9日,马祖耶夫将以一台包含重磅曲目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亮相国家大剧院“2023国际钢琴系列”和“2023醇·萃古典”两大板块,为北京的听众呈现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极致魅力。

自19世纪中叶开始,俄罗斯音乐涌现出了无数音乐巨人,可如果要在中国听众中评选最受喜爱的作曲家,排在最前面的名字一定是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悠长的乐句、迷人的旋律、深沉的忧郁,这两位师生辈分的作曲家几乎确立了公众认知中俄罗斯音乐的样貌,而2023年恰逢柴科夫斯基逝世130周年和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逝世80周年,马祖耶夫选择在音乐会的上下半场分别呈现两位大师的作品,堪称诚意十足。

1875年,正在创作舞剧《天鹅湖》的柴科夫斯基收到圣彼得堡一家杂志社的邀请,希望他为来年发行的12期月刊分别谱写一首钢琴独奏小品,再搭配优美的诗句加以传播,钢琴套曲《四季》便由此问世。作为当时欧洲乐谱出版领域流行的“家庭音乐”代表,这组作品并不强调繁复的技巧和恢弘的音量,更像是在燃着壁炉的客厅沙龙中与家人分享的私密旋律,一百多年来备受喜爱,其中伤感而诗意的《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尤其深入人心。能在音乐会现场完整聆听《四季》,感受自然轮回映照在内心世界的斑斓色彩,一定是难得的体验。

在拉赫玛尼诺夫生前,顶级钢琴演奏家的光环很可能比伟大作曲家的身份更加耀眼,能谱写出“拉二”“拉三”这两部卓越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家也必定拥有无与伦比的演奏实力。此番马祖耶夫选择在音乐会下半场呈现的作品,足以构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创作的进化历程:1892年的升c小调前奏曲是作曲家的成名作,如浩荡江涛和远方祷钟一般的重音和弦代表了俄罗斯音乐最深沉的气魄;十余年后作曲家沿着巴赫、肖邦等音乐前辈的足迹,开始“补全”自己的前奏曲创作,最终以24首作品覆盖键盘十二音的大小调,g小调前奏曲和升G大调前奏曲好似至刚至柔的两极,将交响性与歌唱性推向极点;拉赫玛尼诺夫随后着手创作一系列“音画练习曲”,将抽象的旋律和具象的画面、故事相对应,a小调音画练习曲闪转腾挪于钢琴的高低音区之间,作曲家解释道这分别代表着“小红帽”与“大灰狼”的艺术形象……“对我来说,拉赫玛尼诺夫首先是一个人类灵魂的治疗者。无论我演奏过多少次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它们总是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我总能在其中找到一些新的和新鲜的东西”——这是马祖耶夫对于同胞前辈的真情赞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场独奏会,尽享俄罗斯钢琴学派极致魅力
一场钢琴艺术盛宴,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今夏启航
万“五”复苏 岁“五”启幕 福州保利剧院五年演出季发布
一场艺术盛宴,首届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今夏开启
一部浓缩的法国键盘史,钢琴家江晨独奏会“用料十足”
和上海琴童面对面,钢琴家贝佐德大师课干货满满
钢琴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
尽享音乐盛宴 首届天津音乐节将于5月举行
2023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今夏启航
挖掘钢琴艺术天赋“新星”,第五届国际钢琴艺术节盛大开启

网址: 一场独奏会,尽享俄罗斯钢琴学派极致魅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995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