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之伊始万物藏 寒意渐起补冬忙|万物有时·物候志
原标题:立冬·冬之伊始万物藏 寒意渐起补冬忙|万物有时·物候志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制图 刘雨曦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11月8日,在悄无声息中,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就如期而至了。立冬的来临告诉人们,冬天来了。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意为在这个节气,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所以是“万物收藏”,开始规避寒冷。此外,立冬也是冬三月之始。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于是,冬季以“立冬”开始,至下一年的“立春”结束。作为古代社会的“四时八节”之一,立冬自古备受人们的重视。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对于人类而言,冬季是享受丰收的季节。但对于自然界来说,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休眠,是万物萧瑟的时节。从古人划分的立冬三候中可以看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说,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之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身上的线条和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变成大蛤了。
“雉入大水为蜃”,虽是古人的浪漫想象,但从中能窥到“雉”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的一席之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雉”这一种生物有着美好的寓意。在历代书画艺术作品中,也可时常见到它们的身影。
《枫鹰锦鸡图》轴,南宋,李迪作。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雄雉于飞”
被古人视为品行高洁的禽鸟
“雉”,即雉鸡,俗称野鸡、七彩锦鸡、山鸡等。《禽经》中对“雉”的解释是:“雉,介鸟也。”而据《说文解字》中的记载,“雉”包括十四种之多。古人观察发现,立冬之后雉鸟渐稀,于是产生了“雉入大水为蜃”的联想。唐代诗人元稹在《立冬十月节》一诗中也写道:“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种有着绚丽外表的禽鸟,带给古人视觉上的冲击,所以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此外,雄雉不仅羽毛鲜艳美丽,尾羽长且华美,经常用于装饰,还是起舞时的重要舞具。而在《诗经》的禽鸟意象里,以“雉”最为特别,其中一首《邶风·雄雉》,就以雄雉为名。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在《邶风·雄雉》中,就写到了雄雉舒羽振翅、婉转而鸣的景象,更表现了一位妻子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想念之情。此外,在《诗经》中,“雉”在代指人时,主要指那些正直善良的人。譬如,在《王风·兔爰》中,各章首二句都以兔、雉作比,比君子生不逢时。
而在古籍《白虎通义》中,对“雉”的描写是:“士以雉为贽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守节死义,不当移转也。”古人认为,雉鸡不食嗟来之食,所以被捕后很快会饿死。这种特性好比高洁之士的品性,象征士的精神。于是,古代士人之间互相拜访,所用的礼物中就有雉鸡。
在传统文化中,“雉”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再加上雉鸡羽毛的五彩斑斓,令其成为绘画的绝佳素材。所以在传世的古画、瓷器中,也常见关于这一动物的身影。譬如,明代林良所创作的《雪景双雉图》,主体就是一对雉鸡。画中,林良用粗犷的笔墨使品相富贵的禽鸟表现出野逸自然的状态。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雪景双雉图》轴,明,林良绘。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补冬”正当时
吃点美食迎接冬天
在秋季到来之时,民间就有着“补秋膘”的说法。到了更冷的寒冬,那自然要补充更多的营养,来熬过冷冽的冬天。所以民谚有云“立冬补冬,补嘴空”,老百姓在立冬节气期盼的习俗,自然就是能够品尝美味的“补冬”了。农家们辛苦劳作了一年,要在立冬这一天休息,食用滋补的食材。
同时在这一日,热气腾腾的饺子也是应节气的食物。因为饺子有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自然要品尝一番“交子之时”的饺子。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北方有俗语,“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较于流传在北方地区的吃饺子习俗,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记忆中,昔日在立冬节气前后,成都城乡之间还有一件大事要进行,那就是——舂糍粑。刘孝昌描述道,每到糍粑刚刚舂好的时候,家中的妇女们总要揪上十来粒汤圆大小的热糍粑,放在碗里,撒上喷香的、炒熟的黄豆粉和芝麻,再舀上两三勺红糖水,给娃娃们吃进嘴里,“一整天都是甜滋滋的”。
其实,无论是饺子还是糍粑,都提醒着人们,冬日将近,要适当进补,吸收营养物质,储备过冬的能量。立冬来临,此时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所以趁着冬日将至,赶紧休养生息吧。
立冬海报 制图 刘雨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立冬·冬之伊始万物藏 寒意渐起补冬忙|万物有时·物候志
万物共生 物候迭变 聆听自然的声音|万物有时·物候志
霜降·露结为霜冬将至 人间至此秋色尽|万物有时·物候志
立春· 鞭牛祈福 寒冬已尽暖春可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正是百虫苏醒之时|万物有时·物候志
小满·万物小得盈满|万物有时·物候志
明日0时36分立冬:作别深秋,拥抱冬阳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 万物繁茂的夏季近在眼前|万物有时·物候志
小暑·温风至 蟋蟀寻凉憩|万物有时·物候志
秋分·人间好时节 秋向此时分|万物有时·物候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