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性与大地的诗意互动丨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逝世一周年纪念
原标题:探索人性与大地的诗意互动丨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逝世一周年纪念
为纪念“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先生逝世一周年,近日,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段义孚开山之作《恐惧景观》。
段义孚(1930年—2022年),当代华裔地理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在以科学主义为主流的地理学界,段义孚先生算是“异类”。在他看来,人文主义地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他说:“人作为一个个体,他认识世界,就是从调动各个感官去感知环境开始的。通过调动所有感官,人们才形成了空间与地方的概念。”地理学不能只以客观数据理解地理环境,更需引入人类感官与情感来探索空间的意义。因此,他提出了“恋地情结”“空间与地方”等重要术语,写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逃避主义》《浪漫地理学》等经典人文地理学著作,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段义孚
如何正视焦虑与恐惧
恐惧的景观?我们若是停下来认真思索一下什么是恐惧的景观,我们的脑海中无疑会浮现出一大堆与恐惧有关的景象: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会怕黑,怕被父母抛弃;当我们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陌生的社交场所时,我们会感到焦虑;我们害怕看见死尸,害怕黑暗中那些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妖魔鬼怪;我们对疾病、战争、天灾感到恐惧;看到医院与监狱,内心会战栗不安;独自走在空无人迹的街道和社区时,担心会被打劫;担心整个世界的秩序会突然崩乱溃散。
△《恐惧景观》
什么是恐惧?它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有两种类型的紧张清晰可辨:一种是警觉,一种是焦虑。警觉往往是由环境中比较显眼的事情所引发,对此动物的本能反应不是奋起搏斗就是飞奔而逃。另一方面,焦虑则是一种恐惧不断扩散的感觉。它经常会在动物进入一种陌生环境从而迷失方向,远离自己居住地那些可以帮助自己的事物与人时发生。焦虑是一种对危险的预感,尽管在其周边环境中没有任何东西可被明确视作对其具有危险性。做出决定性行动的需要,会被任何具体的、可能的威胁的缺乏所抑制。
警觉与焦虑在所有高等动物身上都可看到。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在焦虑感的起因上,在随后的行动反应上。人与其他物种不同的地方则是,人类有更大的情绪变化幅度与更高的心智。
在所有关于人类个体与人类社会的研究中,恐惧都是一个主题,不论它是隐藏在有关勇气与成功的故事中,还是直接清晰地体现在有关恐惧症与人类冲突的著作中。但此前没有一个人尝试过将“恐惧景观”视作一个值得进行系统探究的主题。基于这一原因,它有可能给人们抱有永恒兴趣的那些问题(作为人意味着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意味着什么?)提供一个解惑的途径。
《恐惧景观》一书,深度探索了恐惧的空间,以及这些景观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以及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变化。在一系列跨越地域、时间和文化的文章中,段义孚探讨了恐惧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成因:他描述了流行病以及超自然幻象所造成的恐惧,乡村和城市中的暴力和恐惧,对干旱、洪水、饥荒和疾病的恐惧……
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段义孚回顾历史,以发现我们刻在基因中的恐惧哪些是普遍的,哪些是特殊的。他强调,人类的恐惧是一种常态,它促使我们划出所谓“安全区”,但恐惧同时也是好奇心、成长和冒险背后的基本动力。本书指导读者了解恐惧的形成机制,探索恐惧的发展历程;并借此引导读者正视焦虑、读懂人性、理解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为本书撰写中文版导言。周尚意写道:“其实,地理学是否有文化,取决于地理学界是否有一批人,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人类的各类活动。《恐惧景观》就体现了这种思路。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段义孚先生提到的研究对象,既有大自然的风景,也有农田、城市。显然,这些都不是狭义的文化概念,但是地理学者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来分析它们。而人性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
将整个宇宙当成游乐场
段义孚的地理学研究始终将“人的体验”置于中心地位。这是一种“浪漫”的观点,在此前由译林引进出版的《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中,段义孚直言这种浪漫如今已被视为地理学的对立面。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
△《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在《浪漫地理学》中,他回溯了那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在没有任何世俗补偿的情况下,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精神与体力的忍耐力;天文学家彻夜坐在高山上或沙漠中的望远镜前,直直地盯着那些看似闪耀但在百万年前就灭绝了的繁星……他们在广袤与无垠面前感到无比满足;他们虽追逐精确的事实,却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他写道,社会如繁星般以一种有规律、可预测的方式运转着。现代城市生活则打破了包括昼夜、四季与农耕时节在内的各种循环节律,电力和城市花园进一步“驯服”了大自然,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创造性,因而无疑是浪漫的。段义孚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浪漫地理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潜力。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晓峰认为,段义孚是我们心中地理世界的发现者、揭示者、解释者,他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有着岁月维度的浪漫地理空间,那是我们心中的住所,包含着我们每日变换的命题与终身累积的感悟。阅读段义孚,就像阅读你自己,乃是又一次自我认知、自我觉醒。而另一方面,当你面对无垠的大地时,你会骄傲地说:“你之所以携带着理性、道德、浪漫,都是因为我的存在。”
现代快报+记者陈曦
(出版社供图)
(校对张静超)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正视焦虑?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恐惧景观》有解
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逝世:以浪漫的精神向宇宙求索 | 知书No.168
阮昕|段义孚“天人合一”的心路历程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丨每日一书
走进建投书局,与译者一起了解段义孚先生的一生
刘苏、吴琦、周尚意谈《我是谁?》:段义孚与他的世界
纪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逝世一周年 | “从心所欲不逾矩”
逝世一周年,上海影人追忆秦怡, “人民艺术家”如何炼成
北碚区举行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130周年文艺演出
周杰发文纪念母亲去世一周年:还是常常的想起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