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现场:非遗手工艺术的新传承

原标题:探访“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现场:非遗手工艺术的新传承

经济观察网记者 石震方

11月10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活动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在展览馆西侧的9号厅是“好客山东”精品文旅展区,展厅的一处展示了诸多齐鲁非遗文化和手工艺术作品,吸引游览者驻足关注。

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楚成文从事刻瓷艺术已经40多年,他现在成立了成武文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招收徒弟,希望将刻瓷技术传承下去。刻瓷技术需要先在瓷器表面用毛笔完成写作或绘画,随后手拿一把小锤和一把刻刀沿着先前勾画的轮廓一点点将釉面雕下,最后将色彩填补其中,完成一幅作品。雕刻的过程中对于力度、角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楚成文看来,手工刻瓷文化,是集诗书画印瓷于一体的综合表现艺术,彰显艺术志趣。

刻瓷艺术在明清时期成为一门专业,被称作“绣瓷”、“镌瓷”,光绪年间清宫内设置“镌瓷坊”。刻瓷艺术曾在民国时期濒临失传,解放后才重新被发现和传承。二十世纪末,“中国刻瓷”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楚成文不远处,青岛工艺美术大师周克胜展示着他的剪影艺术,他的桌前围聚起着大量的客人。剪影艺术是剪纸艺术的一种,起源于中国汉代的皮影和汉书硬刻,在短时间内通过观察、想象,剪出模特的侧脸。2008年奥运会期间,周克胜曾为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剪过头像剪影。推介会现场,周克胜只需要短短三十秒,就可以完成一幅人像,头像眉眼鼻口棱角分明,引得被临摹的对象和周围的看客都不住地惊叹:“真是太像了。”

周克胜是从母亲那里接触到了剪纸艺术,培养了对于艺术的爱好。从他开始练习剪影至今已有50年。周克胜强调,剪影艺术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需要长期练习、艺术天赋和想象力,“所以愿意从事剪影艺术的人变少了,如今面临失传的境地”。

推介会现场,还有手工艺人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潍坊风筝、沂蒙剪纸、锡雕等艺术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探访“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现场:非遗手工艺术的新传承
住鲁代表委员倾情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
山东成武“伯乐工坊”:传承非遗技艺 促乡村文化振兴
山东济南:以“手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
山东曹县:非遗复兴令“朽木可雕”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 让非遗“活”下去,“潮”起来
山东特色木制工艺品百花齐放 一雕一琢尽显匠人传承
山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在济南举行
山东临沂:非遗戏曲进社区

网址: 探访“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现场:非遗手工艺术的新传承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02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