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文化名片”亮相“非遗客厅”,围观→

原标题:嘉定“文化名片”亮相“非遗客厅”,围观→

近日,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的“上海非遗客厅”亮相进博会新闻中心,来自嘉定区的多项市级非遗项目与“守艺人”们在这里闪亮登场。

嘉定区市级非遗项目海派紫砂作为上海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已经是连续六年参加这一盛会。此次展览中,海派紫砂品牌四海窑展示了最新原创作品,由四海窑海派紫砂第二代非遗传人许泽锋设计并监制的甲辰文龙壶。这款龙形紫砂壶以茶香龙气侍茗茶为灵感,巧妙地将龙的元素融入到壶的设计之中,造型独特,壶身线条流畅,龙眼炯炯有神,龙鳞细腻入微,每一片龙鳞都经过精心打磨,呈现出独特的光泽。

“非遗客厅”中不仅有千姿百态的非遗项目,嘉定区的非遗传承人们也为客厅注入了别样的活力。“这个紫藤花法华塔屏风,采用的是双面异色绣,需要两根针、两根线、两只手在一块布上同时绣。”来自嘉定区马陆镇的“守艺人”陈碧娴正向世界各地的媒体朋友介绍嘉定苏绣的精美工艺。

陈碧娴出身刺绣世家,是嘉定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这届进博会上,她带来了紫藤花法华塔屏风、马陆葡萄笔筒、紫藤花笔筒、马陆葡萄丝巾和三多九如团扇等嘉定苏绣作品,还准备了《繁花盛开的法华塔》苏绣刺绣体验和迷你织布机织布体验等互动活动。“嘉定苏绣可以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陈碧娴说。

在众多前来体验的各国记者中,来自塞尔维亚的记者Tijana Grulovic十分心灵手巧,不仅上手很快,绣出的花纹也很精致,这令陈碧娴十分欣喜。“跟她交流后得知,这位记者在自己国家原来也是一位刺绣手艺人。这种特别的缘分让我们两位跨越国别的绣娘成为了好朋友。”陈碧娴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这次展出中,当陈碧娴向各国记者们展示将一根丝线劈成0.015毫米粗细时,很多摄影记者纷纷感叹“最好的摄影机也拍不出如此细致的丝线”。陈碧娴还现场演示了织布机的运作工艺,并将迷你织布机作为伴手礼赠送给各国友人和媒体朋友。

据悉,嘉定区市级非遗项目嘉定竹刻、徐行草编等都入驻过进博会“非遗客厅”,向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展示嘉定的“文化名片”。广大非遗传承人打造的这些嘉定区非遗精品力作,体现了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成果,彰显了嘉定非遗的匠心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嘉昆太14种非遗项目,走进文化江南
品江南茶事、拼拆鲁班锁 在“上海非遗客厅”遇见雅致生活
定格非遗瞬间!广府雕塑首次集体亮相,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次亮相中国非遗馆
安徽泾县:非遗焕新生
陕甘非遗文化大展亮相熙地港
非遗出圈,年轻网民不再只是围观
善用非遗名片 工美走向世界
五莲非遗成功亮相世界文化周 传承老技艺 “绣”出新时尚
半月谈丨非遗出圈,年轻网民不再只是围观

网址: 嘉定“文化名片”亮相“非遗客厅”,围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03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