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形象:池村玲子与沈远”参展上海国际艺术节

原标题:“记忆的形象:池村玲子与沈远”参展上海国际艺术节

在这个因全球化让个体迁徙变得越发稀松平常的当代社会,两个生活在他国的异乡人,究竟如何认识自己,看待世界?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项目之一,11月10日,展览“记忆的形象:池村玲子与沈远”将在浦东碧云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通过展示池村玲子(瑞士)与沈远(法国)两位同时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之作,构建一场跨文化和地理疆界的对话,引发观众对文化迁移、记忆及女性身份等种种问题的思考。

两位参展艺术家都是由亚洲国家移居欧洲。池村玲子21岁时离开日本前往西班牙,后从西班牙到瑞士生活工作,之后又于1983年从瑞士到德国定居。沈远于1990年离开中国,与同为艺术家的丈夫黄永砯一起搬到巴黎,在那里生活工作。这种跨文化的生活背景为她们的创作带来不同寻常的灵感,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她们的创作实践。

池村玲子的作品涵盖绘画、油画、雕塑、摄影和诗歌。她的作品和世界观都明显受到了她所经历过的不同文化的影响,并持续关注对自然、女性和生命等哲学问题的探索。池村玲子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象征主义元素,她将动物、人类和植物等元素作为描绘对象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通过各类艺术媒介深入探讨世界的源起,创造出神奇的宇宙。池村玲子表示,参加此次展览,她感到高兴和荣幸:“我尝试与这里的人们协作,也尝试用上海的材料,来创作类似展览入口处的装置,我将此次展览视为与当地人的一次连接。”

沈远的作品多数聚焦于移民经历、身份认知、旅行和生活。移居巴黎后,移民身份令她开始新的创作,对身份和语言的探究成为其作品中很重要的主题。沈远有着作为女性艺术家的敏感,自身的经历和对外界的观察成为了她的灵感源泉。她的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迁徙、语言、记忆与身体和文化之间的感受,为不同文化间的诗意邂逅创造了空间。“我不会限制我的创作材料和创作思路,所有作品都讲述了我自己的故事,也就是我‘记忆的形象’。”沈远说。

“借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我们邀请了这两位具有国际背景的艺术家,给予观众一次多元、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机会。”策展人郭小晖表示,本次展览看似一个展览,其实是双个展,两人都有着跨文化经验,但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并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展览不仅在两人之间进行对话,并期待观众的反响和回应。展览将持续至12月24日。

(来源:浦东发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浦东碧云美术馆呈现 “ 记忆的形象:池村玲子与沈远 ”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归来 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第十年,视觉艺术板块首次亮相
百天倒计时!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15日焕新归来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 汇聚名家名团 推动文化交流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
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上海醉白池公园春季文化艺术节来了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46天后重装归来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行首场开幕演出
精彩!9台戏曲、曲艺佳作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网址: “记忆的形象:池村玲子与沈远”参展上海国际艺术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07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