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昆全本《牡丹亭》将登国家大剧院,两主演分获梅花奖和白玉兰奖

原标题:上昆全本《牡丹亭》将登国家大剧院,两主演分获梅花奖和白玉兰奖

11月17-19日,上海昆剧团受邀参加“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将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唱响全本55出《牡丹亭》,以连续三天近8小时的演出,呈现汤翁原著精髓,复原昆曲风流雅韵。这也是该剧继今年3月晋京参演文旅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后,再度来到首都,同时也是2023年全本《牡丹亭》全国巡演的收官之站。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主演罗晨雪和胡维露今年分别因此获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一出好戏花开两朵,是为佳话。

《牡丹亭》是文学巨匠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享盛誉之作,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中的最经典作品。多年来,上海昆剧团对昆剧《牡丹亭》的修改提高与演绎曾有十余次之多。2022年,上昆探本溯源,钩沉史料,沉心细磨,以忠于原著精神为宗旨,用新时代审美观创排出昆剧全本《牡丹亭》。通过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的体量,深入挖掘传统经典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打开了一幅昆剧舞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精美艺术画卷,被专家认为是“本年度中国戏曲重大文化事件”。

著名戏剧导演郭小男受邀担纲全本《牡丹亭》导演,在已故著名剧作家王仁杰剧本缩编的基础上,亲自参与剧本缩编工作。上昆还特邀岳美缇、蔡正仁、张静娴、计镇华、刘异龙、张铭荣、李小平等著名昆剧艺术家担任传承指导,已故著名作曲辛清华、著名作曲周雪华、已故国家一级作曲李樑曾担任唱腔音乐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黄海威担任舞美设计。此外,上海昆剧团以其“五班三代”的强大阵容为全剧庞大的人物群像提供了坚实基础。除了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扮演者由“昆四班”的罗晨雪、胡维露挑梁“全本”,“昆三班”梅花奖得主吴双还在剧中分别饰演“判官”和“完颜亮”,上昆所有优秀青年演员全程参与55出“全本”的创演。

全本《牡丹亭》让观众们看到的,不仅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更是一部明代社会哲学及艺术美学的鸿篇巨制,在思想内涵上做出了更多维度的展现,特别将历来甚少演出的二十出戏重新纳入,在原本的爱情主线外,铺陈社会背景,升华人物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邀观众走入汤显祖原著所铺展的宏大画卷中,慨叹至情至性的人性之美。原著每出戏末的“集唐诗”也首次呈现于舞台之上,全面展现汤显祖的匠心独运。

自首演以来,上昆全本《牡丹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演出已近40场,这对原创剧目而言十分难得,不仅体现了该剧目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持续的吸引力,也彰显了上海昆剧团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11月17-19日,全本《牡丹亭》与北京的缘分将被再度续写。主演罗晨雪对此感慨道:“一年两次晋京演出全本《牡丹亭》,我们感到激动又充满期待。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次新的旅程,期待在首都的舞台上,用我们的表演触动更多的观众。”胡维露也表示,“我们期待每一次的挑战和成长。再次来到北京演出全本《牡丹亭》,我们会将过去打磨、总结的经验带入到新的演出中,给北京观众带来更加深入的感受。”

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全本《牡丹亭》一年内二度来京演出,对上昆来说既是荣幸,又是鼓舞。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机会,回馈首都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支持与热爱,展示上昆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的成果,自信展现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华夏最古雅的声音,铸就中国昆曲文化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每一次演出都是全新的” “双奖”全本《牡丹亭》端午节申城再造绮梦
上海昆剧团携全本55出《牡丹亭》将首登京城舞台
揭秘上昆全本55折昆剧《牡丹亭》:后20出戏里,情感达到极致
上昆全本《牡丹亭》晋京
上海昆剧团演员第14次摘得梅花奖!下一届将移师上海举办
青春版《牡丹亭》全本亮相重庆大剧院
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揭晓 上昆演员第14次“摘梅”
温州:国庆假期 上海“白玉兰”将组团献演
感受昆曲之美,青春版全本《牡丹亭》将在四川大剧院上演
四大昆剧院“牡丹”京城争奇斗艳 古老昆曲艺术焕发新生机

网址: 上昆全本《牡丹亭》将登国家大剧院,两主演分获梅花奖和白玉兰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32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