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如何与城市气质相互成就?《印象》特别策划“城市艺术之旅”启动

原标题:人文艺术如何与城市气质相互成就?《印象》特别策划“城市艺术之旅”启动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1月12日报道:11月的上海,艺术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热门关键词。昨天(11日),在第十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主场馆之一西岸漩心,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印象》节目主办的“人文艺术与城市气质”论坛举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当代艺术家丁乙、作家陈丹燕、建筑师俞挺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嘉宾齐聚,共同探讨艺术人文与城市气质在当下语境之中如何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美术馆是城市的产物,我觉得再现城市、给城市带来不一样可能性,是它与生俱来的使命。”龚彦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体现建筑和城市关系的展览,前不久刚结束的“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正是其中一个。“ 这个展览展期三个月,我们尽量希望表达展览背后的东西,希望大家看到城市背后人文精神和人文力量。不是一座美术馆解读一座城市,而是要让人看到城市的可能性、未来,且是跨时空解读的维度。”

从小生活在上海的丁乙说到,自己最有兴趣画上海的街道,“因为街道有故事,这个故事最终是带着我走向所谓的抽象艺术,上海给了无穷的创作源泉”。1998年,丁乙发现身处的这座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花了12年时间,用荧光色语言去表现城市化进程,跟随上海城市发展的步伐。他认为,上海非常适合发展当代艺术,因为当代艺术建立在工业的文明基础上。“最近的艺术季有200多场展览在上海各个角落里发生,正是因为当代艺术,吸引了对艺术有兴趣的观众来到上海。”

陈丹燕表示,曾经跟曹景行一起巡游黄浦江的时候,同济大学一位老师告诉她,上海地图这么多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是黄浦江的弯道和流向没变,河流两边再怎么规划也都是围绕着它,河流决定了这座城市的气质。“黄浦江两岸有很多美术馆,不同于很多城市最有活力的美术馆都是宫殿而变的,我们很多是工业遗存翻新成艺术空间。在其中看展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工业遗存跟里面的艺术作品产生一种再度的联系。”

本次论坛举办地西岸漩心,其设计师是托马斯·赫斯维克和俞挺。俞挺表示,“我们建筑师经常是自己觉得做的很好,也要经常被大家骂,我突然想到一个词:漩涡。上海的建筑师们总是处在漩涡之中,但最终总能达到平静。所以我用漩涡作为主题。”展厅外呈现出漩涡的形状,来到二楼可以看到一朵朵涟漪绽放。“在漩涡之中挣扎,逆流而上,表达出与众不同的平静和美丽,把建筑设计和共情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设计一轮就通过。”

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越丰富越绵长,城市的气质也就越醇厚越独特。《印象》节目专注于呈现文学、绘画、电影舞蹈、音乐、戏剧、建筑、时尚设计等多重领域的独特见解与成就,将文化与人、与城市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用访谈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个人艺术经折射普世价值观念,普及美育、引领风尚。

此次论坛上,《印象》节目联合上海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龙美术馆、宝龙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HOW昊美术馆发布了特别策划“2024城市艺术之旅——美术馆博物馆季”,将聚焦申城各大顶级博物馆及美术馆,展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艺术藏品、文化魅力,借由镜头深入场馆内部,展开一场独特的人文艺术旅程。节目预计于2024年内完成并播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无锡首届“城市艺术季”启动
打造“商业+艺术”新形态 “重庆城市印象·母城记忆”影像展启幕
第三届佛山城市艺术季开幕,百万消费券邀你感受艺术
12位主讲人就剧院与城市与行业与观众展开研讨 第七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启动
国际城市文化论坛:开启文化交流新篇章,打造人文城市新高地
体验艺术与自然融合之美,北京森林城市艺术季开幕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定档五月,用艺术召唤城市活力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嘉定重点样本展区开幕
“人艺之友”与艺术家畅谈“戏剧与城市”
浦东美术馆与泰特合作少儿美育计划,发现“未来城市”

网址: 人文艺术如何与城市气质相互成就?《印象》特别策划“城市艺术之旅”启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59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