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梦笔生花》等经典佳作亮相“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原标题:刘海粟《梦笔生花》等经典佳作亮相“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南都记者获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将延期至11月30日。

二十世纪,是世界大势、中国世事发生沧桑巨变的百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大地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为赓续中华文明孜孜以求,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紧相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此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基于“百年、百人、百集”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这一重要抢救性文化工程,聚焦二十世纪为中华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科文卫体各领域100位大师巨匠,全面展示其人生成就和巨匠风骨。

展览分为“笔墨精神·美术书法篇”“自铸伟辞·文学国学篇”“锵金铿玉·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培根铸魂·教育体育篇”“功勋百代·科技教育篇”“妙手仁心·中医篇”六个篇章。精心遴选350余件展品,立体呈现百年间百位大师的经历、成就、个性、精神和风采。

刘海粟之女刘蟾解读父亲的作品。摄影:朱昱兆

刘海粟先生的参展作品《梦笔生花》以泼墨泼彩手法,描摹黄山绝顶云蒸霞蔚的壮美景象。画上钤着“十上黄山绝顶人”“黄山是我师”“笔歌墨舞”“海粟不朽”“曾经沧海”“艺海堂”“虎步夕洋东海”等钤印。

在画作《梦笔生花》旁边,刘海粟之女刘蟾告诉南都记者,刘海粟先生一生曾经十上黄山,创作了许多以黄山为主题的佳作,甚至“黄山归来不看山”。为什么笃爱黄山到这种地步?“他说自己和黄山已经融为一体,黄山里有他自己的影子。”

“1954年,他六上黄山的时候,用功地在山上住了半年。一早起来看日出,晚上看火红的云霞,前山后山来来回回转,什么地方有棵松树,哪里有一座山头,他都记住了。后来七上黄山的时候,他走到一个地方,突然说,怎么这里少了一棵松?原来有一棵松树被雷电劈死,连根也被挖掉了。我父亲很伤心,他说,大自然的东西绝对不能人为毁灭,即便枯败了也是美的。”刘蟾回忆道。

十上黄山的时候,刘海粟先生已经93岁,那一次他还画了好多画,有写生的,有写意的,也有泼墨泼彩的,还有油画。学生们都问他,老师这样勤奋画画不累吗?刘海粟回答,这么美的景象,我抢着把它画下来还不及,哪里会觉得累?

“当年上海文化局要给他做百岁生日,他说他还要十一上黄山,因为黄山他是看不厌的。”刘蟾说。

在她看来,《梦笔生花》虽然描摹的是黄山的一处景致,但整个画面气势恢弘,可以说是写实的,也可以说是印象的。“以前他是喜欢写生的,但是到了黄山,不用泼墨泼彩难以表现那种云雾缭绕的气象。而在云雾后方,还有隐隐约约的山影,他心中是有山的,所以随意怎么泼洒都很传神自然。”

中国现代美术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点在《梦笔生花》里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刘蟾说:“我父亲画画中西结合,他用色比较大胆,直接铺上去,也不调和。他的笔画是很有力度的,人们形容他的线条是‘钢筋铁骨’。思想也特别超前,他在创办上海美专以后,1920年代已经把马蒂斯、梵高印在教材上了。他的思想特别开放,我觉得这跟他的长寿也有关系。”

舒同之女舒均均解读父亲作品。摄影:朱昱兆

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书法事业的开拓者舒同先生此次也有一幅《书法四条屏》参展。

舒同先生之女舒均均在展览现场告诉南都记者:“父亲的书法好看在哪里?首先他是从二王入手,到篆、隶、楷、草、颜、柳,他汲取了千年书法史上的百家之长,然后又自创一体。我觉得他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又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书体。”

舒均均谈道,书法可以有小桥流水之美,有大江东去之美,也有大气雄浑之美,父亲海纳百川,有时候是奔放的,有时候是潇洒的。他的字既雄厚,又秀气,也有外柔内刚,变化丰富。所以作品整体有一种气韵,给人顶天立地的感受。

“他把书法从文人墨客的书斋里解放出来,为革命服务,按今天的说法就是‘转折型继承,创新型发展’。书法不再是为个人,而是为大众服务。”舒均均说。

舒同出生在江西东乡,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舒均均告诉南都记者:“舒同的出生很贫苦,‘竹笔黄泥伴少年’,他小时候买不起毛笔,用自己做的竹笔练书法。他的字是给家乡的老乡们写对联练出来的。所以他的书法是有人民性的。他知道人民的审美情趣是质朴的,圆润的,同时又是热情和有朝气的。他的书法为人民所喜欢,雅俗共赏,那会儿家家户户都挂他的对联。”

参军后,舒同仍寄情翰墨,以笔为刀枪,获得了“马背书法家”的美誉。舒均均说:“他是革命的高级指挥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用书法写革命标语、报纸题词,因此他的作品有革命性,有情怀,有风骨。”

舒同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并任第一任主席。舒均均表示,作为书协创始者之一,舒同是书法界的一面旗帜,指明书法要为革命服务,为人民服务。他是当代极受人民爱戴的书家之一,去世这么多年以后,在山东还有很多书院,学生们从早到晚练他的字。舒均均感慨道:“他的书法是在血与火中历练出来的,也是和劳动人民的呼吸在一起的,因此别有一种生命力。”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刘海粟《梦笔生花》等经典佳作亮相“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在国博开幕
“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在京开展
一展看尽巨匠风骨,百位大师风采特展登陆国家博物馆
《百年巨匠》携手阿迪达斯走进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国博开新展,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多图直击
百位巨匠国博展风采
走在展厅领略家国情怀,百位巨匠国博展风采
来中国国家博物馆 看各领域百位大师人生风采和爱国情怀
27件藏品首次亮相!来刘海粟美术馆沉浸式VR“赏梅”

网址: 刘海粟《梦笔生花》等经典佳作亮相“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69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