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纪录片《中国》,化作艺术展击破边界

原标题:当纪录片《中国》,化作艺术展击破边界

当一部纪录片,化作一个艺术展;当同属视觉艺术的长视频与绘画,首次击破边界——11月12日,在七彩盒子芒果美术馆内,纪录片《中国》绘画艺术展启幕,呈献一部可观、可感、可步入、可互动的灿烂画卷。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纪录片《中国》绘画艺术展开幕。

绘画与视频跨界融合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华立表示,《中国》绘画艺术展既是年轻人喜欢的彩蛋,也是独立艺术展,在长视频领域属第一次。这是一次跨界融合的努力探索。

《中国》系列纪录片历经八年,全景呈现中国数千年历史进程,第三季用“绘画+CG”的手段,讲述中国神话和上古三代,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好评。

纪录片《中国》以及绘画艺术展,是湖南广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一份实践答卷。这是一场青春蓬勃的创作实验。183位优秀青年画家用200多天、3000多个小时创制了近千幅画作,本次画展展出了其中的443幅作品。遨游于中华文明长河的“沉浸式”创作体验,必将为青年画家的未来艺术创作积攒新的能量。《中国》绘画艺术展每周六将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湖南广电将依托芒果的品牌影响力,努力为当代的美术教育和美学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展览由湖南广电倾力打造,集中展示由183位优秀青年画家创作的443件绘画作品,击破视觉艺术壁垒,落笔中华文明闪耀时刻,以“艺术+科技”的展陈方式,通过绘画性、人文性、历史感、科技感、互动性的综合观展体验,为观众呈献一部灿烂辉煌的画卷。

从一部现象级作品,到一场科技满点的绘画艺术展。展览在开创性地成为纪录片《中国》最大幕后彩蛋的同时,亦兼具独立的艺术性。在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院长的精心凝练下,构建出一眼惊艳又余韵绕梁的极致体验。

视觉冲击力激活原画

其中,有来自《中国》第三季的作品原件,带着灵动的笔触、丰富的肌理,铺满660平米的主展厅,360°环绕,全景式震撼,形成视觉冲击力超强的作品海洋;直径9米、高5米的光影艺术装置,除了表现画作的运动性外,也带来声影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更有芒果5G实验室的AR打卡观展互动,以及VR立体绘画、AI绘画模型等,开启全新的看画维度、观展体验。

天文地理,甲骨青铜、人文渊源……展览吸收《中国》主创团队历时八年的研究创作,将中国历史的大脉络、中国人精神的大概念,透过四个核心展厅及两处互动空间的全维体验,细细铺陈、生动展现。这样一处闪耀着中华文明辉光的体验空间,吸引更多人走进这座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新奇场域。

8年孵化,造就一部《中国》。当创作者真诚地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对话,这份精工细作到略显朴拙的真诚,也收获了广泛回响——《中国》第三季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前两季也先后获得“金鹰奖”“星光奖”,更激发年轻人们的热议乃至创作热情,全三季42亿次曝光,一众短视频平台涌现多个百万级、千万级二创作品。

开展仪式中,《中国》出品人、总导演李东珅与三位主创画家任刚、单浩翔、莫里加一起畅聊幕后,细数创作过程中的趣味点滴与焦灼锤炼。因一档综艺激发首创的影像表达,再因一部纪录片诞生一座全新的艺术展,一个创新激荡出另一个创新,乃至更多重的创新,这次大胆实践再次表明,“内容创新没有穷途末路,思维局限才是穷途末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在摩洛哥举行
通讯:在“魔法花空间”感受中国民间艺术魅力——记库淑兰剪纸艺术展在东京举办
澳华男坐头等舱视频爆红,点击破千万!经济舱旅客:原来我们都一样
巴西青年钟情辽南鼓乐 用纪录片讲述中国民俗文化故事
“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去世,享年85岁
“世界青少年文化艺术展——中国站”开展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 以“文化的自信”讲述“自信的文化”
纪录片《中国绣娘》正式启动:讲述中国绣娘故事 展现中国刺绣之美
和鸣中国第二季丨穿越艺术的边界,为时间凝练经典
点开,击破初秋的“小脾气”

网址: 当纪录片《中国》,化作艺术展击破边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190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