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沪剧宗师百年诞辰 民盟盟员传承沪剧艺术

原标题:三位沪剧宗师百年诞辰 民盟盟员传承沪剧艺术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记者 范宇斌)记者14日从上海民盟获悉,今年是上海沪剧院成立70周年,也是三位民盟盟员、沪剧宗师丁是娥、王盘声、杨飞飞诞辰100周年。

丁是娥原名潘咏华,艺名小婉娥,1953年加入民盟,是沪剧丁派艺术创始人、上海沪剧院首任院长。丁是娥雕像落成仪式近日在上海沪剧院举行。丁是娥雕像以其代表作《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为原型,将“见证”沪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上海沪剧院举行丁是娥雕像落成仪式。 上海民盟供图

为了刻画好丁是娥的精神面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民盟盟员雕塑家蒋铁骊做了不少功课。他翻阅大量图片以及文献资料,还邀请青年演员担当模特写生,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无数次的调整,希望能将大师最精彩的瞬间定格下来。

沪剧表演艺术家、民盟盟员马莉莉端详丁是娥雕像道:“因为阿庆嫂本来就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也是隐蔽战线中的杰出地下党员,丁老师塑造得天衣无缝,我传承这部戏的时候就特别敬佩她。”

马莉莉今年74岁,依然活跃在大舞台上。“是沪剧和丁派艺术滋养了我。丁派唱腔特别优美,表演特别得体,丁老师的经典三部曲《罗汉钱》《芦荡火种》《雷雨》留给了后人宝贵的艺术财富。”马莉莉说。

近日,上海沪剧院重印丁是娥口述文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出版评论集《上海艺术评论“沪韵悠长 申情咏华——丁是娥诞辰100周年纪念专辑”》,还复排《罗汉钱》《碧落黄泉》,举办“沪韵飞扬”杨飞飞纪念演唱会,再现沪剧一代宗师的风采。

上海沪剧院复排《罗汉钱》。 上海民盟供图

复排版中,上海沪剧院的民盟盟员程臻担纲“小飞娥”。“这次的表演尽可能地朝丁老师靠拢。”为了抓住大师的艺术精髓,程臻反复观看了丁是娥主演的黑白电影版《罗汉钱》。虽然该电影距离现在已过去了一个甲子的时间,程臻依然赞叹于丁是娥生活化、不露痕迹的演技。

此外,杨飞飞,原名翁凤清,1956年加入民盟。她在继承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蹦蹦戏等剧种的成分,创造了以柔和为特色的“杨派”,唱腔朴实无华,委婉亲切,以情制腔,被誉为沪剧界“第一悲旦”。

上海沪剧院的民盟盟员吉燕萍为了复排演出特地学习了一段杨派经典的《龙凤花烛·逢春》,原原本本传承前辈的唱腔唱法。“我们想以这样的敬畏之心,致敬我们沪剧的大师。”她说。(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沪剧艺术“回娘家”,2023上海沪剧艺术节助力乡村振兴
沪剧界“中流砥柱”聚首上海音乐厅 87级沪剧班交响演唱会将举行
新生代沪剧演员排《陆雅臣卖娘子》,“叹五更”融合五种流派
“没有我不会的戏!”他是沪剧史上唱电台的“第一人” |沪剧人生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妇女节上映 展现两位女性一生的坚守
资源共享,上海沪剧院携手新东苑沪剧团迈开“大沪剧”第一步
秉性耿直、艺术细腻!“饭吃三碗、闲事不管”是她的座右铭|沪剧人生
参与院团最多、合作最广 今年上海沪剧艺术节有点不一样
200场演出送戏上门,2023上海沪剧月再创场次记录
沪剧新生代复排经典,三组00后演员接棒传承《抢亲奇缘》

网址: 三位沪剧宗师百年诞辰 民盟盟员传承沪剧艺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234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