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沿着黄河走访传统手艺人,历时5年推出新书《黄河图》

原标题:他沿着黄河走访传统手艺人,历时5年推出新书《黄河图》

罗易成“中国守艺人”系列又添新丁,继《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传统手工艺人的诗意与乡愁》《求同存艺:两岸手艺人的匠心对话》之后,《黄河图:黄河流域手艺人和他们的家乡》新近面世。当讲起寻访这些手艺人的故事时,罗易成有些哽咽了,他说,作为一个深耕传统手艺传播的“守艺人”,“我喜欢这个领域,我离不开它,我必须把它变成我永久陪伴的一件事。”

沿着黄河走访传统手艺人

“沿着河走,在黄河的九曲十八弯中,我隐约可以看见与黄河齐头并进的另一条河——那便是人生。一个生命从被家人期待,到诞生、成长、立业、延年,最终又回归尘土,就像河流,朝着一个方向不断流淌。”罗易成在序言里如此写道。

《黄河图》是作者罗易成倾注5年心力完成的著作。书中展示了罗易成深度采访的黄河流域27位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从事的手艺中,有对应求子的淮阳泥泥狗,有在孩子出生时用到的布老虎、红灯笼、炕头石狮等,有在孩子成长中会玩到的风筝和面塑,有结婚时需要的土族盘绣、彩印花布,有过寿时讲究的面塑寿桃和堆花,还有人们对往生后的家中先人表达缅怀思念的寒燕和墓室壁画。

罗易成说,他想通过这本书的写作,表达了他对传统手艺的一种叙述视角:这些对应人生不同节点的手艺,串起一条炎黄子孙几千年来形成的情感脉络,这是一条与黄河并行的河,这条河叫人生。在他看来,手艺为人们呈现的,是在人生这条长河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隆重对待,“我们会发现,过去的物质生活可能贫瘠,但有手工艺,以最高礼遇对待每一个生命。这让我们知道,我们走过的人生每一程,都被父母、亲人、朋友的关爱围绕着。”罗易成说,手艺是让大家找到相处中间像水一样柔的东西。

2018年,罗易成萌生了从上游到下游,沿着黄河采访整个流域手艺人的想法。在此后的四年多时间里,他领略了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历史遗址、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明宝藏、各地百姓的生活日常,以及几十位手艺人从事的手艺和他们的人生旅程。“这本书所有的记录无外乎两件事:关于人,关于物。”罗易成说。

和原汁原味的美好手艺相遇

拿到新书,罗易成满心平静,他说,真正的激动时刻发生在与手艺人初见的那一刻,他多年前在陕西华县拍皮影艺人,在山西拍蒲剧民间艺人,那些动人心魄的感受,早已嵌入他的记忆深处。

罗易成是以顺藤摸瓜的方式寻访到五六十位手艺人,最终再遴选出27位手艺人的故事予以呈现。在他看来,黄河流域手艺人的观念较南方和沿海更趋保守,这也导致很多地方的手工艺未受外界太多影响而相对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甚至颠覆了他原有的认知。

他在河南三门峡找到仍住在地坑院里的剪纸传承人、80岁的任孟仓。罗易成说,地坑院又叫地窨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他去的时候是夏天,院落潮湿,蚊子还很多,但老人家门窗上贴着密密麻麻的窗花,很多都是黑色的,让他特别震撼。罗易成说,黑色在当地代表喜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三门峡曾是夏、秦两朝的属地,‘尚黑’这一审美偏向仍旧影响着几千年后在这里生活的普通百姓。”

罗易成在《黄河图》里写到的手艺有很多谐音的实例,上党堆花中有一幅祝寿题材的作品,画面是一个猫在抬头看蝴蝶。一开始他还在琢磨是什么意思,反应过来才知猫蝶谐音的是“耄耋”,耄耋两个字特别生僻,用猫和蝶既有了画面感,也让表达的主题变得深入浅出。这些民间智慧,不时触发他的灵感和思考。

关于百衲被,罗易成这几年在黄河流域遍寻而不得。直到今年,他在手艺人杨毅家才巧遇了一床家传的百衲被,那是在杨毅出生时,他的姥姥亲手缝制的。在罗易成的眼里,百衲被是一种基于“众筹”理念的传统手艺产物。谁当上了姥姥,需要给小外孙张罗满月礼时,就会发动全村的人,一人一个豆腐块大的布料,绣上自己擅长的图案,最后拼接在一起,变成一个孩子的衣服或小被子,表达大家的一番心意。在杨毅的讲述中,那些温暖的画面跨越时空,感染着罗易成和他的团队成员。

让手艺人获得继续坚持的能量

2015年,罗易成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从那以后,他一直在路上,走遍全国各地,寻访到360余位手艺人。但他说,关于手艺人、守艺人的深切思考,是走黄河这几年最为重要的收获。

在罗易成看来,“手艺人”这一称呼,更宽泛,更亲切,更接地气、也更有活力。“接触了这么多手艺人之后,他们呈现的状态,让我越来越觉得,手艺对今天的人们是有疗愈作用的。现在的人普遍都很焦虑,而手艺对大家的疗愈作用,正是属于手艺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

同时他也一再说,手艺人顺势而为、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弱于常人,当我们轻装上阵,纷纷走进时代大潮里与之合流时,他们更像一群时代中的留守者,像一条河一样无法轻易改道,一改道就容易“伤筋动骨”。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他一直在尝试把传统手艺和一些商业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只有有了这种体面感,我们产出的内容才不会变成商业品牌,”罗易成说。

除了记录和传播传统手艺之外,在当下生活如何打造传统手艺的消费场景?手艺人如何用匠心与创新保有从容笃定的生活、坚守他所从事的手艺?借助传统手艺,如何打造内容传播的新物种?本土手艺如何打通国际传播的通道?AI技术如何激发传统手艺焕然新生?事实上、随着《黄河图》的问世,罗易成的守艺人身份有了实质性的全新进展,他主推的2023中国守艺人创新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我们需要年轻的手艺人参与、设计师参与、品牌参与,还有内容平台来参与。把这个声音发出去,大家都可以来参与,在未来的尝试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角色。”罗易成说,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让手艺人获得继续坚持的能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他沿着黄河走访传统手艺人,历时5年推出新书《黄河图》
5年采访黄河流域27位手艺人,罗易成新著《黄河图》出版
《黄河图:黄河流域手艺人和他们的家乡》新书发布
罗易成新书《黄河图》发布会暨中国守艺人创新论坛在京举办
活动|人生是一条河,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隆重对待
““沿着黄河遇见海”,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在郑展出
常芳新作《河图》入选“亚洲好书榜”等多个榜单
作家出版社推出多种新书
历时十余年书写,张新科《大河》再现“运河支队”
山东根雕手艺人:让传统技艺“枯木逢春”

网址: 他沿着黄河走访传统手艺人,历时5年推出新书《黄河图》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262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