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名粤港澳青年广州非遗研学,搭建桥梁,推动湾区文化共建

原标题:33名粤港澳青年广州非遗研学,搭建桥梁,推动湾区文化共建

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珠水同舟——粤港澳青年非遗系列研学”第二期于11月12日举行。

粤港澳青年搭建友好互动桥梁,推动湾区文化共建

据介绍,本期研学活动围绕广州市文化馆与岭南印象园两大核心地点,招募了33名暨南大学粤港澳大学生,通过广州非遗常设展导赏、沉浸式实景解谜游戏、非遗宫灯制作体验等多元活动形式,唤起粤港澳青年对非遗的热情与传承意识,搭建友好互动桥梁,推动湾区文化共建。

“珠水同舟——粤港澳青年非遗系列研学”是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23年全新开设的非遗品牌活动。目前已研发推广了沙湾古镇沉浸式实景非遗剧本杀和岭南印象园沉浸式实景解谜两个专题研学游径。主办方表示,青年群体是高质量建设人文湾区的坚实力量,今后还将继续以创新形式传播非遗,耕耘湾区文化建设,讲好湾区非遗故事。

珠水同舟粤港澳青年研学现场

11月12日上午,研学团来到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参观了以展现广州非遗总貌为主线的《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馆内设列了“粤韵流芳”“食在广州”“岁时节庆”“医养岭南”“南拳强身”“广作华彩”“羊城古仔”等多个板块,生动的展线、丰富的展品、精美的设计,搭配三维动画影片、多媒体互动装置、机械演奏装置等高科技内容,充分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多样性,让粤港澳青年学子深刻感知到广州非遗的厚重和浪漫,也增强了作为大湾区一员的文化自信。特展厅的《南木生花——广式家具艺术与生活展》,也以精美的家具展品和丰富的科技互动展项,让粤港澳青年学子沉浸式领略传统文化生活之美。

当天下午,研学团来到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岭南印象园。岭南印象园以“古代岭南文化”为主题,复原岭南地区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铺等,充分体现岭南文化浓重而深沉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本期研学活动立足于园区内特有的六大非遗主题场馆,采用故事性“游学+打卡”的创新形式,以探索式研学串联非遗知识点,还原多种非遗传统展示。活动团队任务及单人任务以明暗双线搭配并行,丰富了非遗研学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寓教于乐。

全新开发的“非遗印象”沉浸式实景解谜游戏以其趣味灵动的形式,让非遗知识得以生动呈现。在活动中,研学团追寻“非遗密码”的破译路线,探访醒狮、龙舟、粤剧、岭南木偶戏、南拳、花灯等不同主题的非遗场馆,破解暗藏在实景文化场馆中的益智谜题。专注解谜的过程,也令粤港澳青年切身融入到每一项非遗技艺,深刻浸润在非遗的独特魅力之中。实景解谜与非遗知识的创新性结合,为粤港澳青年带来了一场沉浸式、场景化的非遗研学新体验,为推动粤港澳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活动还设置了非遗宫灯制作环节,为粤港澳青年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深度体验非遗匠心、感悟非遗美育。

研学团成员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州非遗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亲身参与非遗研学实践的过程,激发了他们传承与保护非遗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对于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热情。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通讯员:陈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寻找佛山功夫新内涵,粤港澳青年“佛山功夫行”研学活动启动
播撒音乐种子,凝聚文化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奏响青春乐章
“艺述”湾区演出季深圳启动,建立湾区文化艺术伙伴群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响乐团联盟在广州成立
书写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大文章
南国书香节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红色研学实践”评选展演表彰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在广州奏响“融合之音”
香港演艺学院携手太古集团推动“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首演,奏响湾区文化共融的活力乐章
东莞7个项目入选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打造大湾区标志性文化品牌

网址: 33名粤港澳青年广州非遗研学,搭建桥梁,推动湾区文化共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266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