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原标题: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中新社天津11月17日电 题: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作者 王在御
“用中文写作会让我感到安心,因为那是家的感觉。”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说道。
11月16日下午,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曾晓文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艳兵、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做客天津内山书店,开展一场名为“文字回家”的主题讨论会。
11月16日下午,由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字回家”主题讨论会在天津内山书店举行。王在御 摄
曾晓文通过分享旅居海外这些年文学寻踪的经历,与两位嘉宾探讨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作品,借此抒发新移民作家对“文字回家”的期望。
郝岚表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当代文学作家面临“我是谁”的问题。例如曾晓文是加拿大作家、英文作家,但她同时也是“华语天津作家”。在全球化新移民的特殊处境下,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依靠文字来获得一种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
“卡夫卡就是这类典型作家。我们在提及卡夫卡时,往往不会强调其国籍,因为他将文学视作自己的生命,是他真正的家园和意识。”曾艳兵说。
在中国和北美生活的双重经验对曾晓文二十余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恰当地运用,以求达到平衡,即其隐含的价值观为中西文化所共同接受,是曾晓文所追求的境界。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的华人都有中华文化的印记,当他们在居住国经历一些碰撞后,所寻求的是两个文化间的共同价值。这个主题几乎贯穿我所有的作品。”曾晓文说道。
谈及文学创作与家的关系,曾晓文说,“让文字回家,也是让灵魂回家。我的作品表现东西方共同的情感体验,例如文化归属感、爱与被爱、赢得平等和尊重等,以及使用双重视角进行创作,目的都是为了增进不同族裔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文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无法被简化或归类,它实际上是在表达每个个体的丰富性,并包容了一切。郝岚表示,像曾晓文这一代新移民通过文字的方式,实现了在异国他乡中达到文化认同感和一种“回家”的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
11月16日下午,由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字回家”主题讨论会在天津内山书店举行。王在御 摄
曾晓文说:“就好像乡愁是大多数旅居作家早期创作的主题,人类的共同价值就在于共享同一个精神家园,而文学就是所有人的家。在这里,我们可以让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和谐相处。”
通过文字将人性共通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个多族裔故事的发展从冲突、谅解再到和解,这不仅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也是多元文化交流、包容与融合的体现。“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本身,如果文字能带来家的感觉,那便是对灵魂最大的慰藉。”曾晓文说。(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周晓枫:写下文字,为灵魂注入粮食
书写乡愁 传承文化
东西问丨许东晓:菲华文学为什么有深厚的“闽南情节”?
“让中华文化在我们的笔下传承”(侨界关注)
苏轼最孤独的6首诗,却慰藉了无数失意的灵魂
一招破解文字密码!《说文解字》怎么做到的?
“为新移民作家鼓与呼”(侨界关注)
旅美作家陈瑞琳——“为新移民作家鼓与呼”(侨界关注)
推荐:和女作家诗人胭脂茉莉及她的好姐妹,用一首诗,迎接这个初秋的来临吧!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