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字的情缘

原标题:我与文字的情缘

时下正值秋冬,夜凉如水,一似去秋时。

这样的夜,让人翻开泛黄的大脑记事本,往事犹如一滴墨滴入水中,慢慢地漾开来。

娃们都睡下了,我倚靠在床背刷着手机,县作协群里依然是热闹一片。相识的或是不相识的文友在侃侃而谈,谈的或是文学创作,或是生活的柴米油盐,又或是回想当年某某暗恋某某的怦然心动。说是文友,我内心一阵羞愧。

群里总是捷报频传,譬如说:钟老师入选国家级作协会员;何主席征文获得全国一等奖;君小妹的《花事未了》发行了……我默默地看着,静静地听着,似乎这些都与我无关,似乎这些我都毫不在意。但这一份份捷报犹如投进我心湖的小石块,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我内心是羡慕的,还有那么一点嫉妒,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想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在作协群里,我偶尔冒个泡发个点赞的表情包或是鼓起勇气抢个红包,似乎不会有人记起我,没有文章获奖,没有文章发表,人微言轻,甚是尴尬。

夜风几许撩人意,也撩动着我的心弦,我的心绪开始飘远了。

小学三年级,当我的第一篇单元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点评时,我开始对文字感兴趣了,一个个方块字串成一个个句子,表达不一样的情怀,或是欣然或是惆怅。我开始期待一单元一次的习作,期待老师的习作讲评课。

初中时,我跃跃欲试,开始往一些刊物投稿。寄出去的每一篇稿子都是满怀的希望,满怀的期盼。偶有成功,那份雀跃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

再大点,我上师范了,我加入了学校的髻山草文学社,与一群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在一起,无论是出去采风还是坐在社里一边聊天,一边给社员们改改稿子,都是我成长路上无限的美好。课前饭后,我们常到髻山(学校背后的一座小山)脚下散步、谈心。吹着髻山的风,踏着髻山的草,总能唤起我们写作的冲动,就连路边寻食的小蚂蚁都能带给我们写作的灵感。那时,社里每年都要出一本《髻山草》社刊,刊登的文章要求是发表过的,因此我们每个社员都有发表文章的压力。不记得多少个夜晚,我打开手电筒放在床头,趴在床上写啊写,又或是把棉被当成书桌,在上面铺开文稿纸,看着一个个方块字跳进方格里,虽然经常都是手脚麻痹,但是内心充盈。偶尔收到三五十元的稿费,邀上两三好友到学校的铺子喝上一碗绿豆海带汤,甚是开心,也甚是自豪。

再后来,我结婚了,成为两个娃的妈妈,工作,孩子,家务,每天的要事、琐事一大堆,这笔一放就是20年。但是,梦里梦外,似远似近,虽模糊却清晰,一个个方块字犹如我儿时的一个念头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想拎起来,太重,拎不动;想放下,心不甘,放不下。

“坚持住,别放弃!”

突然,身边早已酣然入睡的大女儿说梦话。这傻孩子,肯定是最近训练校运会1500米项目太紧张了,梦里都惦记着。我轻轻抚平女儿紧皱的眉头。这孩子让我备感欣慰,虽然并不优秀,但她从不停止追求优秀的脚步。

就在这一瞬间,我拧开书桌的小台灯,又铺开了泛黄的文稿纸。

(陈金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与文字的情缘
《中轴线盛世情缘》新书发布,收录40多位作家的中轴情缘
秦可卿出殡一回,出现一位王孙公子,与妙玉有过一段情缘?
巴陇锋《丝路情缘》在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被重点推介
《原谅我吧我的猫》 :简单文字编织的复杂人生
解不开的“西厢”情缘
黄盈、宋宝珍对谈:话剧《我这半辈子》的“老舍情缘”
红色题材豫剧《烽火情缘》成都上演
郭宝昌的京剧情缘
巴陇锋《丝路情缘》亮相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

网址: 我与文字的情缘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320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