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沙龙:影视中的中欧文学——《马可波罗游记》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原标题:文学沙龙:影视中的中欧文学——《马可波罗游记》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11月12日,在第八届中欧文学节的沙龙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教授Vicenzo De Masi博士以人们耳熟能详的马可波罗为例,分享了影视中的中欧文学,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学与历史融合的解读。

探寻千年前的东方奇幻之境

活动伊始,Vicenzo De Masi博士明确了他选择《马可波罗游记》的原因:他的意大利背景、对中国的好奇心和对东西方交流的贡献,让他成为中欧文化交汇的里程碑。在这个开启新世界的旅程中,马可波罗为两个文明开始交织和新的市场路线铺垫了合作机会。

在中世纪的欧洲,东方被赋予了一些神秘而奇异的想象。马可波罗之家族是商人,但他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是第一位以书面形式详细记录行程的探险家。他将他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求转化为文字,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影视之美:重现马可波罗之行

影视作品是文学走向大众的桥梁,Vicenzo De Masi博士深入剖析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影视呈现。在他的描述中,这部作品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优质演员,更是通过精心还原的场景,以高质量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的文化、人物和风景。

通过对比马可波罗的作品《百万》这本书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Vicenzo De Masi博士突显了影片导演的创意和视觉表达。影片并非完全照搬书中情节,而是通过视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马可波罗眼中的奇异东方。这种创意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的文化差异。

文学的力量:改变世界

在当时,马可波罗的游记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人们对他描述的东方怀有怀疑,认为这是虚构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他的描绘的真实性。这部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了中欧文明的传播和交融。

我们也期待更多类似《马可波罗游记》作品,通过文学和影视,促进中欧文学的交流,为两大文明的相互理解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学沙龙:影视中的中欧文学——《马可波罗游记》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让地球退烧”绘本故事沙龙:以幽默的方式呼吁环保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当代社会和文学中的性别:阿芒达对话王宏图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卡洛斯对话姚风:文学的多种交汇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中国与欧洲的时尚长河:个人、文化和社会的镜鉴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阿芒达对话盛可以:寻找自我的旅程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作家笔下的历史:卡洛斯·莫莱斯·何塞对话费滢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阿尔玛·布拉米对话陈思安:家庭还重要吗?|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文学月来了!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亮点抢先看
论坛|创投沙龙助力现实题材文学影视合作

网址: 文学沙龙:影视中的中欧文学——《马可波罗游记》 | 第八届中欧文学节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326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