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文学整体视野下的古代小说研究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会议日程
原标题:俗文学整体视野下的古代小说研究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会议日程
会议手册
开幕式
主持人:李海波
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致辞
胡 胜教授
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致辞
潘建国教授
辽宁大学校领导致辞
学校领导
专家致辞
程国赋教授
大会报告第一场
上半场(9:00—10:10)
主持人:石 雷 评议人:纪德君
报告题目
报告人
罗贯中史料发现、整理与研究的观察和思考
苗怀明
叙事文化学故事类型研究论纲
宁稼雨
论宋元刊平话中阴文刊刻现象
程国赋
从志怪到话本:论白话小说文学性的生发
——以“三怪”故事为线索
王 昕
书判体公案小说编刊的知识语境及其认识价值
涂秀虹
下半场(10:20—11:30)
主持人:段江丽 评议:曹立波
明刊孤本《新刻全像商代通俗演义志传》考述
——兼论元明时期“伐纣兴周”小说的文本流变
潘建国
对戏剧及宝卷中关羽形象的跨文本研究
李永平
由明人笔记所见小说资料看明代小说批评生态
陈才训
《三国演义》毛评本署名检讨
李小龙
满译本《三国演义》在达斡尔族中的传播
吴刚
分组报告第一场
第一组
主持人:叶楚炎
评议人:鲍震培、胡海义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传名与传情:通俗小说引入作者诗集谫论
邓 雷
清代文言小说的扉页特征及与白话小说的互动
杜治伟
關羽“赤面”形象考
樊庆彦
王世鹏
《满汉西厢记》三种刻本考辨
聚 宝
叙事建构与景观生成:以狠石景观为例
李万营
论《琵琶记》的理学驱动和隐性叙事策略
刘小梅
古代小说人物的结构性关系
刘紫云
日本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时代语境
段江丽
同源民间叙事的亲缘关系——兼谈古代小说文体的民间性
朱佳艺
第二组
主持人:郭 健
评议人:周健强、温庆新
报告题目
报告人
清代小说以诗论嫁现象对时俗的应对策略
——以诗聘为考察视角
曹立波
吴蕴泽
神圣与讽刺
——从“无字真经”看小说《西游记》的风格底定
陈 宏
陈翰《异闻集》补考
——以《类说》诸抄本为新资料
关 静
明清插图本《封神演义》简述
万晴川
地方性传说谱系和仪式传统中的五道将军
——以山西洪洞为个案
王 尧
“猴齐天”在南洋:马来语译《西游记》与华人的地方化重述
宋 鸽
“复现”:清代文言小说集的深层聚合机制
张姣婧
一样花开两样风光:东洋聊斋女性书写对《聊斋志异》的受容
朱 洁
《聊斋志异遗稿》编纂及评点者冯喜赓生平、著作及交游考述
朱 姗
《宣和遗事》史源及编纂考
张石川
第三组
主持人:李萌昀
评议人:王 昊、李 奎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九仙枕》作者考辨
杜 頔
柳如是“海上犒师”故事的史源辨析及其形象考略
高明祥
论宋元“说话”的类型自觉及其近代性
李军均
清初遗民文人宫伟鏐小说等俗文学活动考论
钱 成
《梼杌萃编》作者钱锡宝生平及其小说叙事的文体新变
王乙珈
新见国图藏陈其泰评《绣像红楼梦》考论
武 迪
《红楼梦》释文辨析三则
许振东
《说岳全传》与吟咏岳飞诗歌比较研究
张海燕
弓梨花
裕瑞未见《红楼梦》甲戌本考论
张昊苏
20世纪中叶以前日本“水浒学”述论
张 真
分组报告第二场
第一组
主持人:井玉贵
评议人:李远达、樊庆彦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作为方法的史料
——重读鲁迅《小说旧闻钞》
鲍国华
论傅兰雅“求著时新小说”征文活动对“废八股”运动的影响
胡海义
新见《唐人传奇概论》及其孙楷第评语
彭利芝
论近代报刊与小说的互动
——以“非小说专刊”报序为切入点
陶 赟
章回小说意象批评的变迁、功能及其边缘化
王文娟
关索研究综述
王先勇
章太炎传奇小说观的传统指向及其现代回响
——重审二十世纪以来唐传奇文体的升格
王瑜锦
香港报刊小说《佳人泪》对《红楼梦》的改编研究
杨刘秀子
文献整理、文学研究与史学转向
——试论重写古代小说史的三条路径
霍 达
“中国叙事”,何以为“学”
——论浦安迪中国叙事理论之建构
冯 伟
第二组
主持人:王 尧
评议人:陈 宏、尚丽新
报告题目
报告人
《灶王宝卷》的版本系统研究
代 清
《西游记》文本与道教内丹学
郭 健
山魈与关帝:护佑女性的地方传说
刘海燕
萧齐诸帝的道教信仰与“宝卷”的早期形态
刘正平
论孟姜女宝卷的叙事艺术
——兼论古代罕有孟姜女小说的原因
倪金艳
《受生宝卷》与唐王入冥故事
尚丽新
论大调曲子《红楼梦》曲目的移植与翻创
王文君
转录、钞撮与重述:《众喜宝卷》所载《取经因由》的文本生成
左怡兵
论吴方言区宝卷与关公信仰的“在地化”
吕 行
第三组
主持人:刘相雨
评议人:张志峰、任 荣
报告题目
报告人
论明中叶《中州音韵》与北曲南化历程
陈艳林
《钦定曲谱》编纂始末考
董诗琪
孝义皮影戏中的“封神故事”叙事策略探究
——兼及古典小说的民间传播
李 奎
家恨、国仇及“烈女救世”
——王船山《龙舟会》新论
张 惠
礼乐视域下的北曲“不入弦索”考论
张志峰
梨园本《雷峰塔》传奇新考
——兼谈乾隆年间白娘子故事的舞台演进
张紫阳
《小豆棚》作者曾衍东的戏曲人物画创作
赵铁锌
《齖䶗书》到《快嘴李翠莲记》新妇形象嬗变及其成因
韦静怡
二郎故事:场上文艺与前“百回本”时代的西游故事
——从影戏《大开山》与《二郎宝卷》谈起
赵鹏程
分组报告第三场
第一组
主持人:彭利芝
评议人:聚 宝、柏英杰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一个完美符号的生成:《桃花扇》李香君形象新论
柏英杰
“三言”题材说唱文学作品叙要
鲍震培
贺 静
清代宫廷大戏《铁旗阵》与《昭代箫韶》编创时间新考
胡光明
《红楼梦》续书的战争叙事探析
——论才子佳人与英雄传奇的题材“兼类”现象
李远达
从《宝钗扑蝶》说唱本看宝钗形象的民间接受
刘衍青
清代孤本红楼戏《红楼梦套曲》考论
吴佳儒
分回元素的沉积与转型:《云门传》的文本改编及其小说史意义
叶楚炎
想象与现实的距离:清代宫廷三层戏楼的舞台表演
——以《昇平宝筏》双层、三层戏台的演出承应为例
张净秋
同枝异叶,雅俗共赏
——从《聊斋志异》到聊斋俚曲
郑秀琴
第二组
主持人:朱 洁
评议人:刘海燕、江 曙
报告题目
报告人
晚清涉海小说艺术探微
蔡亚平
《新法螺先生谭》的译述与徐念慈小说美学的理论建构
江 曙
异调与同频:日本明治时代通俗小说评点的出现
刘 璇
《玄中记》的文本生成与文本关系
曾 肖
韩国汉文小说中的龙王信仰及其本土新变
王雅静
知见传统:黄人《小说小话》的批评旨趣与思想史价值
温庆新
唐 盼
《聊斋志异》中历史事件的民间记忆及文学书写
——以徐鸿儒事件多重叙述为中心
吴 晗
中国古典小说在日本江户时期的通俗绘本出版研究
吴肖丹
明清白话小说与近代日本国文学研究的谱系:以麻生矶次与读本研究为中心
周健强
论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插图的宗教伦理与民间信仰
李国平
第三组
主持人:李军均
评议人:许振东、张 真
报告题目
报告人
清代两种鼓词说部《左传春秋》考
陈雪冰
俗文学视角下《封神演义》的叙事风格
高万鹏
有声的故事
李萌昀
论胡士莹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范式
刘相雨
朱祥竟
刘全进献南瓜新考
——《西游记》中隐藏的海上丝绸之路文明
任 荣
论“三言二拍”中的“以戏入稗”
王 昊
京韵大鼓《大西厢》的文化传播意识
徐 婷
古代小说伦理叙事研究的理论问题
朱锐泉
明末清初苏州地区《桐下听然》选本研究
——以《集异新抄》为核心
张祐睿
大会报告第二场
主持人:胡 胜 评议人:万晴川
报告题目
报告人
神权视阈下的“淫词小说”管理及其负面效应
赵维国
民间说书视域下的古代小说研究
纪德君
《红楼梦》王道士原型新考
吴 真
入矩与出规:宋元“讲史话本”与经史演义的通俗化拓展
徐大军
前文本与清代“西游戏”的叙述策略
赵毓龙
闭幕式
主持人:李海波
分组代表总结
(每组不超过10分钟)
第一组:杜治伟(安徽大学)
第二组:王文君(江苏师范大学)
第三组:赵鹏程(辽宁大学)
学会工作总结
潘建国 教授
闭幕辞
胡 胜 教授
蒲柏林:读图时代的文献载体选择——近二十年明清通俗文学版画资料集述论
新书推介|张真:《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
苗怀明:拓展古代通俗文学研究的新空间——读纪德君《民间说唱余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一书有感
刘璇:近十年日本新出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论著要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戏曲与俗文学”研讨会召开,连续6年为海内外年轻学者搭台
自贡富顺县心理学会举行年会暨学术交流活动
河南省哲学学会换届大会暨2023年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古小君:古代小说研究文章汇总(2022年10月—2023年9月)
陈庆:《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清代小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所藏汉族古代小说蒙古文译本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举办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举办2023年年会
《中华当代诗词研究》首发式暨诗词创作与研究座谈会成功举行
新书 丨《近代汉语大词典》(增订版)面世
“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30周年庆典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