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川剧精神在各项社会事业中大放光彩

原标题:让川剧精神在各项社会事业中大放光彩

近日,由泸州市合江县川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川剧《最后一场封箱戏》上演。

现代川剧《最后一场封箱戏》讲述的是一个基层剧团的川剧传承故事。这部戏开头,川剧名角陈雯丽,在退休生日演出最后一场封箱戏;在众人面前表达了她退而不休,收徒弟,为川剧事业培养继承人的心愿;而好苗子林有才,却决意离开舞台去经商;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进而,发了财当老总的林有才带人回来,要拆掉川剧舞台“万年台”,把剧情推向高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金钱的诱惑下,颇有前途的女弟子高丫丫,也抛弃师傅、抛弃舞台、抛弃川剧,让观众不由得感到痛心、去思考川剧的前途和命运。最后,是个完满的结局——林有才知道了父亲的死因,冰释了对师姑陈雯丽的前嫌,放弃拆掉“万年台”的决定;高丫丫重返舞台;关键是,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旅游事业,需要川剧,因而陈雯丽得以重返舞台,演起来了她的拿手好戏《绣褥记》;高丫丫也成了角儿,开始培养小演员。川剧又有了生机,后继有人。

这部戏的主题主要反映了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川剧如何传承?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大问题,值得大家关心,值得文化人思考,需要作出抉择的现实问题。

川剧作为乡村旅游的看点之一,怎么演?一是尽量不演亘本戏,而演折子戏,或者创设微型川剧,把时间缩短,与其他演艺项目组合,以综艺节目的形式推出。二是选择传统剧目要考虑现实意义,新编剧目在主题、情节、语言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

思考如何完整保留优秀传统剧目?让川剧在市场上生存下去。一是坚持演出,做好宣传,让市场慢慢回暖;二是需要政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三是川剧人坚守川剧的同时,学习小品、相声、杂技等演艺技巧,做到“一专多能”。

川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这不仅仅需要川剧人,更需要让观众参与,尤其是评论家和理论工作者。通过观摩、提炼,把川剧创作中体现和剧情所包含的积极精神总结出来,如“接地气”(出自四川,有鲜明的四川特色)“创新”(泸州河就是川剧的一种创新),这不仅体现在川剧中,更要推广到其他事业中,让川剧精神在各项社会事业中大放光彩,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吴茂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让大刀精神在新时代重放光彩!山东省写作学会组队到宁津采风
守住川剧DNA,让川剧艺术再现辉煌
三进“四叶草” 汝瓷放光彩
首届川剧汇演18日开启,川剧名家荟萃,设有39.9元惠民票
川剧《草鞋县令》进京演出
让秦腔艺术继续焕发光彩
传承川剧 陈智林川剧技能大师工作室渠县揭牌
第五届川剧节盛大开幕 川渝9朵“梅花”同台演绎 戏迷:震撼过瘾,希望川剧永流传
“苏东坡”为何唱起川剧?
Z世代 正青春丨青年川剧演员王子豪尹莲莲:夫妻携手“破圈”传承

网址: 让川剧精神在各项社会事业中大放光彩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36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