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寿千年,麻笺抗拒失传
原标题:纸寿千年,麻笺抗拒失传
*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3年第11期内容
明清时期,山西襄汾邓庄生产的平阳麻笺,曾一度被指定为皇宫用纸,蜚声京华。麻笺的吸水性、柔韧性及防腐性是其他化工造纸、机械造纸无法比拟的,故而有“纸寿千年”的美誉。流传了上千年,曾经让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趋之若鹜的平阳麻笺,在经过一段低迷后正在迎来重生。
匠心
早上8点,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的一间作坊里,造纸师傅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整个生产过程忙而不乱……
邓庄素有“尧师故里”之称。相传,帝尧时期,先人们在这里种植桑麻。麻笺即麻纸,因其产地襄汾县邓庄在清代隶属平阳府,故又被称为平阳麻笺,亦称邓庄麻笺。
为何不称“麻纸”而称“麻笺”呢?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麻笺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世峰看来,“纸”“笺”二字,虽有相似之意,但“麻笺”之称多了几分雅气。
平阳麻笺以优质天然麻为原料,一张麻笺的形成要经过泡麻、锄货、整麻、剁麻、蒸麻、冲麻、碾麻、搅海、抄纸、晒纸、揭纸、整纸12道工序。整个流程中,难度最大的在于抄纸。抄纸师傅介绍,一张纸要在水里捞两次,匀度、力度、入水深度等各方面都要掌握好。
用这种工艺制作出的麻笺,纸张质地均匀细密,拉力强韧,吸墨性能好,不怕虫蛀,能存放千年以上。
“出山”
造纸老师傅邓玉生说,伴随着机器造纸的发展,加上原料短缺、市场需求不足,手工麻纸受到严重冲击。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曾经试图挽救濒于消失的平阳麻笺生产,也曾扶植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书画麻笺,但与历史上的繁盛相比,平阳麻笺生产规模大不如前。
10多年前,张世峰看到了介绍平阳麻笺的文章后很感兴趣,他到邓庄村四处打听,找到了造纸老师傅们。在他的反复游说下,老师傅们决定“出山”,帮助张世峰恢复麻笺制作传统技艺。
开始并非一帆风顺。古法造纸所需要的工具早已经散落各处,张世峰说,造纸的生产工具都是从村民手里收回来的;石碾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剁麻用的刀子市场上根本买不到,都是老师傅们给的;而做纸的原料麻,则是他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跑了全国多个地方,最终在四川一个盛产麻的县里找到的。
经过八九个月,一度戛然而止的造纸声在2011年再度响起,平阳麻笺这一珍贵纸张再次“生动”起来。
工人师傅在展示非遗“平阳麻笺”制作技艺 李现俊 / 摄
重生
2014年,平阳麻笺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丁陶麻笺社负责人梁虎委托天津大学化学系第一届造纸专业的陈振华先生,撰写了《平阳麻笺的历史研究》一书。“我们努力让平阳麻笺古法造纸的工艺走向市场。”梁虎说。
为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襄汾的古法造纸企业不断研发扇面、画册、斗方、薄麻笺、仿古麻笺等系列产品。购买了平阳麻笺的书画家张云岗谈及使用感受时,赞不绝口:“纸的纹路接近于徽宣。用平阳麻笺创作的山水画墨分五色,大气磅礴。”
平阳麻笺的制作技艺正在被更多人熟知。位于襄汾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里,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平阳麻笺传统工艺流程表演。在平阳麻笺文化产业园,人们还可以在造纸博物馆看到用漫画和雕塑等形式展现的造纸工艺。产业园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旅游与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工作。
半月谈记者:魏飚 王皓 / 编辑:李建发
责编:褚孝鹏 / 校对:秦黛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洗不烂的藏纸!3分钟为你解密这个千年传奇
宣城:墨韵万变,千年宣纸焕新生
【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宣城:墨韵万变,千年宣纸焕新生
品鉴 | 聚物续永年——器物里的中国寿文化
“当我们还在这里谈论水彩,刘寿祥就没有离开”——《刘寿祥艺术研究展》开展
十竹斋笺:典雅清新,若浮纸面
2023泗洲纸文化节开幕 共探中国手工纸的当代价值
唱做并重 濒临失传:舒桐挖掘骨子老戏勇夺《瓦口关》
“卯”劲追春正当时 铺笺作赋“绘”青春
福建泉州永春纸织画传承人林志恩——双面创作 纸织成画(工匠绝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