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团:烙画艺术进校园 传统文化绽光彩
原标题:三十七团:烙画艺术进校园 传统文化绽光彩
中新网兵团新闻11月21日电(孙莉军)“烙画,又称烙花,是用金属工具做笔,用电加热之后,在木板、竹片、纸巾等材料上作画。”
“烙画多用椴木板。构图时,可以利用木板的纹理,表现出山石、白云和流水……”11月20日,在三十七团中学“雅致楼”内,学生们认真听讲,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讲台上,第二师铁门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山烙画”传承人杨铁军结合实例,为12名有绘画特长的学生传授烙画技艺。
为推动“非遗”传承,该团中学发挥社团作用,设置了烙画艺术课程,由杨铁军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授课过程中,杨铁军介绍了烙画的由来和10余种基本技法,并展示部分作品。他结合多年的创作经验,就所需材质的选择,以及对温度、力度、速度、高度的把握,进行了详细讲解。
“没想到,电烙铁竟然能画画!老师,我想拿一块木板,在家里画草图,自己烫一幅。”六年级二班学生赵振宇开心地说。
现年53岁的杨铁军,谙习《芥子园画谱》,美术功底深厚。多年来,他潜心创作烙画25幅,部分作品在师市比赛中获一等奖。创作中,他结合传统山水画技法,用烧红的烙笔,表现出“浓、淡、干、湿、焦”的层次感,尤擅勾绘奇石绝崖、行云流水、层林沟壑等景观,用笔自然流畅,使烙画作品极具国画韵味。
“今后,我要努力提高创作水平,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烙画,学有所获,独立创作作品,是我内心所愿。”谈及下一步打算,杨铁军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葫芦烙画”进校园
木火交融,重彩烙画再现宋画神韵
非遗进校园 传统文化“活”起来
山东定陶葫芦烙画:以铁为笔绘乾坤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河北七旬民间艺人自建“烙画博物馆”弘扬非遗文化
六旬烙画艺人“匠心”传承四十载 “烫”出《清明上河图》
山东莒南烙画传承人:以火为墨绘丹青
四季旅行|阳谷烙画:火木相遇 铁笔生花
信阳息县:葫芦烙杞柳编带来新气象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