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智家堡唐代纪年砖墓资料公布 对研究本地丧葬习俗等提供重要资料

原标题:山西大同智家堡唐代纪年砖墓资料公布 对研究本地丧葬习俗等提供重要资料

据央视新闻消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山西大同智家堡唐代纪年砖墓的发掘资料。该墓中有砖雕仿木结构,附带耳室,同时还出土墓志一合,据志文可知墓主为官宦之后,对于研究本地区丧葬习俗及唐代职官制度、里坊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掘区位于大同市昌宁街与友谊南街交会处。本次共清理北魏、唐及明清墓葬104座,包括唐代墓葬58座。其中,编号M90的墓葬为唐代砖室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和耳室组成,坐北朝南。

在墓室东侧小平台上有一耳室,为主墓圹向外掏洞而成,平面近长方形,拱形顶,入口砖砌,内部为土洞。从目前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大同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始终以土洞墓为主,砖室墓很少,M90附带耳室的建筑形式,更是该地区的首次发现。此前,山西唐墓附带耳室的砖室墓仅出现在太原和长治地区,且墓主几乎都有官职在身,可见耳室配置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也是山西地区唐墓用来区别等级的一个显著标志。

该墓共出土器物6件(组),包括塔形陶罐、枭首壶、铜带饰、铁刀、铜钗等。根据现有发掘资料来看,大同地区的唐墓中,随葬品数量与种类相对较少,但大多有塔式罐和枭首壶组合出土。这种组合方式在该地区中晚期唐墓中较为固定,并一直延续到辽代早期的墓葬中,具有典型的时代与区域性特征。

另外,在出土器物中有1合墓志。根据墓志可知,M90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祖上三代武职。在唐代,夫妇“同穴”而葬是极为盛行的丧葬习俗,被认为是合乎礼法的丧葬形式。因此,在墓志中多出现“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合葬有礼”或“礼自周公”的句式。

根据此次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M90的发掘,为研究该地区丧葬习俗以及考古断代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和标尺,墓志中提及的官职、地理名称等,也为研究唐代职官制度、里坊制等提供了新的资料。此外,墓室中的砖雕仿木结构,可作为补充地面木构建筑研究的重要资料。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山西大同发现唐墓58座 出土各类随葬器物300余件(套)
山西夏县裴介村两座魏晋墓发掘资料公布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元代墓出土多件精美瓷器
甘肃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较多有机质文物
山西南部地区首次发现北魏家族墓地 墓主人均为男性青壮年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考古资料公布,完整揭示仰韶文化发展序列
为何古人建墓一定要立碑?并非迷信,其实对后代很重要
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西安西郊片区考古又有新收获
《严载如著作集》出版,珍贵家藏稿本首次公布
新发现!宋代墓现“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题字

网址: 山西大同智家堡唐代纪年砖墓资料公布 对研究本地丧葬习俗等提供重要资料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463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