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周氏兄弟:50年飞逝 此时正当时

原标题:艺术家周氏兄弟:50年飞逝 此时正当时

艺术家周氏兄弟(Zhou Brothers)——周氏大荒、周氏山作以艺术为信仰,联体创作走过半个世纪的时光。前段时间,美国芝加哥市桥港区的周氏兄弟艺术中心(ZHOUB ARTCENTER)为此举办了一场盛大庆典,两兄弟在台上的即兴演讲将这场盛典推向高潮。

周氏大荒说道:“18年前,《纽约时报》专版讲述了周氏兄弟传奇的 32 年合作生涯,其时间长度在当今艺术界是罕见而创纪录的。如今周氏兄弟迎来了共同合作50周年,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更是空前绝后,值得隆重庆祝。”在采访中,周氏山作提到当晚的致辞时刻,感叹道:“从1973年至今,转眼50年。如今,我们站在新起点,共同期待着一个新的创作期的到来,而且我们预感到那个时刻马上就要来临。可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从先锋青年到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周氏兄弟在国际艺术界建立了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组合的地位,那些独特、深沉和充满力量的作品对当今艺术的贡献瞩目世界。周氏兄弟一直在创造着艺术的传奇,并不断扩展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艺术可以带来一切

提及50年的艺术人生,周氏兄弟用“男人(man)、神话(myth)、传奇(legend)”这三个关键词进行提炼总结。从内心满怀艺术梦想的少年时期,到一夜成名世界瞩目的青年先锋,再到“走向世界文明的中国符号”,正如大荒所说:“这三个关键词贯穿了周氏兄弟50年的艺术人生,而这50年正是周氏兄弟一段无可复制的人生历程。”

时间回溯到1973年,周氏兄弟合作创作的人生第一幅作品《海浪》是他们艺术生涯的开端。在这幅作品中,茫茫大海上两个人共乘一艘小船,彼岸好像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实际上,当时的我们没见过真正的大海,这幅景象都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我们当时为什么画这幅画?画面是如何呈现出这样的景象的?现在想来,确实是有点不可思议。”山作说。

大荒讲述道:“(《海浪》)这幅作品是在我们人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发生且完成的。当时我们只有十多岁,还在插队(1980 年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进行劳动生产)。那天,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回到家中,这个家是我们童年共同成长的地方,那边有一个小花园,花园中长着小树和野草,家中还有一个小阁楼,但阁楼布满了蛛网和灰尘。当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艺术的梦想一直种在我们年轻的心中。我们就那样想象着今后的人生,想象着今后的世界。不知不觉,就拿来一张画布,拍拍上面的尘土,彼此也不说话,就开始画画。”山作补充说:“当时不知道未来的人生将会怎样,关于未来的梦想就在这种无声的交流当中,默默开始。通过这幅画,好像无形中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冀。”

作品《海浪》

很多年以后,艺术评论家形容周氏兄弟的创作犹如梦中对话,通过绘画这种媒介达到了灵魂的高度契合。

两兄弟在采访中谈及的家乡正是中国广西。大荒说,“这片土地是周氏兄弟‘感觉主义’的诞生地,孕育了我们的艺术情怀。刘三姐的歌曲、五色糯米饭还有自己包的粽子……这些家乡的风俗习惯是根本无法割舍的。”山作也说,广西的山水拥有世界上最独特的美,广西的土地更是充满灵气的,这种灵动是大自然旺盛生命力的展现。

在家乡山水的温润哺育下,受根植于生命的诱惑与欲望的驱动,周氏兄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1985年,年轻的周氏兄弟作为国内第一对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在全国巡回展的艺术家,一夜成名,受到了全国艺术界的关注,并被邀请到美国芝加哥。怀揣着仅有的30美元和到世界上寻找更大艺术舞台的决心,他们破釜沉舟从零开始并迅速在美国扎下根来。

2004年,周氏兄弟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似难以被理解的决定——建造并开放了自己的当代艺术空间。他们将一座废弃多年的仓库改造成了艺术家的梦工厂,命名为 ZHOUB 国际艺术学院,现在被称为 ZHOUB 艺术中心。如今,该中心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所国际艺术机构,更被评为“芝加哥五大必去地”之一。更令人兴奋的是,周氏兄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新艺术中心,也就是他们在美国的第二个艺术中心正在筹备中,计划于今年年底向公众开放。

在今年10月16日“周氏兄弟日”(2014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州长奎恩立法宣告法定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周氏兄弟日”,以表彰中国艺术家周氏兄弟在美国及国际上对艺术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当天,大荒和山作去到了美国堪萨斯州,这里每年都会举行许多艺术节,在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都十分繁荣。即将与公众见面的ZHOUB艺术中心位于爵士乐团与博物馆一条街上,大家都期待着周氏兄弟在芝加哥打造的艺术区能够将其艺术氛围蔓延于此。“很多英文报道说:周氏兄弟艺术中心将会在不远的未来成为堪萨斯州的‘打卡地’和‘城市名片’。”山作如是说。

50年间的点点滴滴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总是不断涌现在周氏兄弟脑海中,山作说,艺术就是人生历程的记录,更是两兄弟的心灵日记。站在这个新的时间节点,一切即将迎来新的开始。至于未来两兄弟会继续创造怎样的艺术传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灵感火花,答案也许大荒已经在无意间给出了——“艺术可以带来一切”。

Q-北京青年周刊

A-周氏兄弟

每幅作品都是人生“自画像”

Q 周氏兄弟是生活在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家,又是少见的以合作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周氏兄弟的艺术还有哪些少为人知的独特性以及这些独特性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荒:我认为,首先,这种独特性体现于作品中的神秘性。由于两人精神的碰撞,刚好打破了艺术的协调性和完美性,出现了很多无可解释的内涵。第二点,可以说,我们的每幅作品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自画像。虽然我们的很多作品是抽象的,但这就是我们人生的影子,隐藏着很多密码,也许永远不会为人所知。

山作:这就是抽象艺术的美妙之处。放眼50年的历程,我们的人生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年轻的时候,我们认为艺术是非常神圣的,生命、历史以及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都在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我们的性格展现出乐观和悲哀并存的状态。艺术有时候也带有这种成分,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艺术既是忠于现实,它又超于现实,还不同于现实。最终,在各种情绪、因素交织在一起后,而形成了这样的作品。

Q 如今的世界越来越无界、多元,周氏兄弟对世界的感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怎样影响到二人的创作?

大荒:艺术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领域,它本身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实际上,影响周氏兄弟艺术创作的是山作和大荒两兄弟的生命历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近期创作的《花开花落》系列作品,展现着人生的起起落落,其实灵感就是源自我们对生命的感悟。

山作:我想,不管人类世界怎样变化,艺术总是表达着人类对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如果没有痛苦,没有欢乐,也没有艺术。因为艺术不是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它总是与两种最极端的人生相伴。

Q 2022年,记录周氏兄弟艺术历程与创作心灵的《感觉:艺术之灵魂——周氏兄弟艺术访谈录》在国内出版发行,让更多国内的艺术爱好者了解了你们的故事和思想,你们怎么看待这本书出版的意义?

大荒: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经历,当时在疫情期间,作者越洋采访达二十多次。如今看来,这本书是我们人生和艺术的总结,书中有着很多我们从来没有对外发表过的想法。很多关心周氏兄弟艺术的读者们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多地了解周氏兄弟。

山作:真的很感谢作家和出版社的努力。这些书囊括了我们几十年来的艺术思想、艺术创作、人生态度以及生活事件等。我相信,这本书作为一个总结,也意味着即将出现一个新的开始。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资料图片 受访者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3年11月16日 何沐妮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解氏兄弟为什么可以超越孙立位列天罡?其实答案就在他们的绰号里
近50年油画艺术探索之路 砂金油画作品展在京展出
老中青接力咏经典 “月满大湾区”2023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开幕
《两兄弟,四只手:艺术家贾科梅蒂兄弟的故事》| 每日一书
青春法院人 奋斗正当时—铁东区人民法院五四青年说
天坛公园芍药花开正当时
真的是50年难遇的美人啊
赏花踏青正当时
窦文涛:苏联极力掩盖了50年的秘密!
许冠文三兄弟同框怀念许冠英,许冠杰拉小提琴,许冠武老到认不出

网址: 艺术家周氏兄弟:50年飞逝 此时正当时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478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