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精神激活稀有地方剧种生命力

原标题:以时代精神激活稀有地方剧种生命力

“扬子江心一对鹅,一个起来一个落,一个落到东洋海,一个落到臭蒲窠……”婉转悠扬的丁丁腔常在夜晚时分响起,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举行“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已有3年,徐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山丁丁腔代表性传承人孙倩和她的团队让地方特色剧种在乡村绚丽绽放。

丁丁腔兴起于微山湖畔利国大运河漕运码头一带,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南来北往的货船带来不同曲风,融汇成丁丁腔“十八九腔七二哼”独特唱腔,挂满铃铛的黄油纸伞,转起来“叮叮”响,在繁忙的漕运码头吸引看客。

百年过去,丁丁腔作为徐州地方特色剧种,今年入选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站上广阔舞台,进一步激活丁丁腔传承生命力。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是近年铜山区创新基层治理的特色亮点,孙倩发掘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感人故事,将种植大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排编为新戏《摘下满颗星》。建党百年之际,该戏巡回演出数场,受到村民喜爱,并荣获第十三届徐州市“五星工程奖”比赛铜奖。

“剧目出新,唱出时代新风,地方戏获得百姓认可,才能延续下去。”孙倩说。2016年,孙倩在镇人大支持下创作新戏《古驿情缘》,将运河边村民生活百态融汇进戏曲,唱出运河边的新生活,丁丁腔已成为运河文化活态传承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汶川地震,丁丁腔剧团即刻组织赈灾义演,得到很多丁丁腔爱好者的慷慨解囊,孙倩第一次感受到丁丁腔的影响力。随后,孙倩不断参加戏剧比赛,登上更大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丁丁腔。

“参加央视《梦想微剧场》排演,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地接受戏剧表演培训。”孙倩说。节目正式录制前,孙倩与同场竞技的演员参加“中华颂”小戏小品曲艺高级研修班,从剧本创作、导戏手法到演员表演技巧均列入课程,难得的大师级培训课程,让孙倩受益至今。“现在我还时常翻一翻当时的笔记,品读老艺术家总结出的经验。”孙倩说。

每次参赛结束回到剧团,孙倩都会主动召集团员分享参赛经验、专家点评,鼓励团员学好丁丁腔、传承丁丁腔。

丁丁腔发源于民间,没有曲谱对照,只能依靠老艺人口口相传,一句唱腔弯弯多,难学难教成了丁丁腔继续传承的阻碍。

今年9月,微山湖畔的石头部落景区,由区政协协助规划的“丁丁腔非遗传承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同时该中心也是孙倩委员工作室。以孙倩委员工作室为阵地,区政协召集政协委员开展曲艺交流、学习丁丁腔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持续推进丁丁腔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孙倩的建议下,区政协将与孙倩共同收集丁丁腔传承线索,进一步筹划丁丁腔戏曲博物馆,赓续铜山文脉。孙倩说:“我作为丁丁腔的传承人,很庆幸赶上文化繁荣时代,丁丁腔的发展未来可期。” 陈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传统艺术逢盛世 稀有剧种迎春天
山西首届稀有剧种展演华彩亮相
我省十个稀有剧种集中展演
山西举办首届稀有剧种展演 31个稀有剧种66个剧团悉数登场
全省首届稀有剧种在并集中展演
30元惠民票价!山西首届稀有剧种展演将华彩亮相
山西首届稀有剧种在并集中展演 实行每张门票30元的惠民票价
​好剧连台演 戏迷过足瘾 写在山西首届稀有剧种展演落幕之际
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开幕,19个剧种尽展地方戏曲的绚丽多姿
“00后”稀有剧种演员在互联网上搭起“新戏台”

网址: 以时代精神激活稀有地方剧种生命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485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