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原标题: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古人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丰富多彩,各路风流雅士、文人骚客以诗词歌赋、对联绝句会友。
从春秋盛行的“投壶赋诗”,到魏晋时流行的“曲水流觞”,再到唐时的“飞花令”和宋人青睐的“唱酬”,无一不体现着古人的好雅、好诗、好玩、好斗。
前有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盛会”,王羲之谢安等人吟诗作赋,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后有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而今日,咱们就来叙叙这千古绝对背后的故事。
聊起王安石,人们最熟知他的身份便是著名的文学家,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那一缕梅香,亦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那束烟火。
除此之外,他的另一层身份,便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主导的王安石变法,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社会性的政治变革运动。
宋朝时国情政治最突出的问题便是“三冗两积”。一官多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导致“冗官”;“养兵”之策,兵士多而不精,致使“冗兵”;“二冗”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耽于享乐致“冗费”,这使北宋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少时好游历,见识到过底层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自此便立下了“矫世变俗”的志愿,自二十二岁中进士,王安石任地方官员,在职期间兴修水利、创建书院,以改善百姓之苦为己任,勤政爱民,治绩斐然。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王安石深受其器重,熙宁元年,宋神宗为摆脱大宋内忧外患的困境,召王安石商讨国策,王安石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提出变法改革。
次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提拔新政官员,颁布新法,熙宁三年,王安石又一次升任,此时的王安石已位同宰相,开始引领上下施行大规模的改革运动。
新法对应旧制,革新党与保守党的冲突不可免去,王安石因为变法运动和朝内众多官员结下了“梁子”,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苏之争” 。
苏轼的老爹苏洵当时代表的是旧党派,不仅在政见上与王安石十分不和,私下里也与王安石有着数不清的私人恩怨。
苏洵当时以文,名动京城,各路政客文人纷纷评品赏析,唯有王安石不置一词,在王安石母亲逝世后,苏洵更是写下《辩奸论》用以攻击王安石。
因为受父亲弟弟及好友的影响,苏轼注定要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熙宁二年,苏轼上表宋神宗,奏中陈表贡举法不能轻易修改,宋神宗看过之后深觉言之有物,想要让苏轼参与修改中书条例。
这对于王安石而言,便相当于“我的上司看上了新人,且这新人是敌方派来的奸细,与我意见不合!” ,对此王安石十分不满并加以阻拦,而是向皇帝推举了己方代表吕惠卿。
正所谓有来有往,王安石和苏轼可谓是“互相伤害”。此事一出苏轼也是立马接招,在任国子监举人考官之后,以君主独断,国家兴亡为考题内涵神宗与王安石。
此后数年,王安石和苏东坡那叫一个龙虎相争,但他们的斗,仅仅是因为政见不合,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他们从未用什么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构陷政敌。
之后变法失败,王安石遭皇帝厌弃,再加上他痛丧爱子,心灰意冷之下退居江宁,偏居一隅。
而苏轼我们也知道,不是在被罢官,就是在被罢官的路上,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的后期,变法已然由神宗本人主持,而苏轼在左迁途中,见识过太多由激进变法带来的社会弊病,便用尖锐的笔锋以诗讽之,继而引发之后的“乌台诗案”,苏轼命悬一线。
大概是英雄惜英雄,在苏东坡身陷囹圄,举下四顾皆茫然之时,此时已经辞官的王安石上表为苏轼请奏,为其伸冤,直言“圣朝不宜诛名士”。
后苏轼脱罪,前去拜访王安石,此去经年,二人在官场上几经起伏,往事已然如同过眼烟云,二人便把酒言欢。
在苏轼将要离开去黄州赴任之时,王安石玩心大起,想要最后“刁难”苏轼一把,便出具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是三里半。”此联之精妙在于“一半一半”,半塘乃山塘一半,三里半乃七里一半,且前“一半”都乃地名,后“一半”距离精准。
这可难住了苏大才子,当即便未能对出,而且在此后的日子里,苏轼也一直未能想出下联。宋朝之后,更是有无数文人骚客尝试对出下联但都无果,可见王安石所出上联之精妙绝伦。
王安石此联是否有其深意,我们不得而知,但无可辩驳的是,王安石和苏轼虽然是政见上的对立方,但其出发点都是一样,都是“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
王安石新政变法是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变法改革的手段过于激进,苏轼以诗暗讽是因为看到了变法产生的诸多弊病。
两大才子也算是亦敌亦友,并且在官场上的“你来我往”后产生了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不管是王安石因变法失败遭厌弃还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二人都会为对方申表沉冤。
总的来说,两人也都曾是官场上的“得意人”,但同时也是朝堂中的“失意人”,两人都曾因壮志未酬而苦闷过,但也都在人生过境千帆后逐渐释怀。
不管是王安石“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还是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都道尽了二人看淡往事,寄情自然的豁达心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很多,但不是千古绝对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酒鬼喝酒时随口说出的下联,成了千古绝对
千古绝对!上联: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唐伯虎对出经典下联
一秀才看见2字出一上联,武则天下令群臣对下联,无一人能对出
千古绝对!上联:日为阳,月为阴,日月并明,下联实在太经典了
历史上三个著名的上联,至今无下联,对出一个都是奇才!
这副对联本来成了绝对,结果被一人答出,皇帝直接气的砍头抄家
明朝最难对的上联,出自青楼女子,600年无人能解
上联:“莫言秋雨不冰心”,下联怎么写才上档次?果然高手在民间
少女上联“铁锤打铁铲铁打铁”,穷木匠害羞对下联,成千古绝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